-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武汉市中心医院 卢忠心 病毒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病毒病由来已久 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 天花 中国 公元十世纪 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1796英国医生琴纳 牛痘使人预防天花 阿里斯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 狂犬病 法国人巴斯德在1884年 狂犬疫苗 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病毒的病原研究阶段 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病毒研究的细胞水平时期 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病毒病的病原研究阶段 自病毒发现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病毒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和鉴定 引起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病毒对疾体所引起的特异性病理效应;病毒 的传播方式和感染宿主范围;各种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的影响等方面。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病毒本质的认识还很肤浅,认为病毒是一种与细菌类 似的病原体,所不同的仅在于病毒必须在生活的细胞内才能繁殖,再就是 体积十分微小,以致在显微镜下不能见到,能够通过细菌滤器。这也正是 在那一时期把病毒称之为“超显微的滤过性病毒”的原因。 病毒的化学和结构研究阶段 1934年M.Schlesinger获得了纯化的噬菌体;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Stanley第一次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因为这项贡献 1946年被授予诺贝尔奖,这是病毒学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科学家;1938年W.J.Elford测定了各种病毒颗粒大小; 1939年,G.A.Kansche在电镜下直接观察到TMV ;1955年,Scaffer和Schwerdt成功结晶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这是第一个被结晶出来的动物病毒;等等。 这一阶段,病毒学工作者主要采用敏感动物(如小白鼠)或动物胚胎(如鸡胚)来研究病毒,分离鉴定了近百种病毒。同时在机体水平上研究了病毒的繁殖、发病机理和免疫反应等。只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病毒的细胞水平研究时期 利用大肠杆菌研究噬菌体的感染过程取得了迅速发展 组织培养技术开始应用于动物病毒的研究 我国学者黄祯祥早在1943年就利用鸡胚组织块在试管内进行病毒传代、定量滴定及中和试验。 组织培养技术对动物病毒研究所作的贡献主要包括:病毒转录新途径和翻译新途径的发现;病毒对宿主范围的选择;某些肿瘤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某些病毒侵染引起的细胞融合;发现有的病毒核酸由若干片段组成;有的病毒核酸具有极性的不同,如小RNA病毒为正链RNA病毒,正粘病毒为负链RNA病毒。 植物病毒不断有重要的发现 此阶段,病毒学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分子病毒学的研究时期 自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病毒学的研究步入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时期,分子病毒学也正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是各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与病毒学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的结果。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发明极大剌激了分子病毒学的发展。 病毒感染性疾病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 EB病毒(Ebstein-Barr Virus, EBV)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 甲型H1N1流感病毒(Influenza A(H1N1) virus ) 手足口病病毒(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引起肝炎的病毒有多种类型,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等,分别能够引起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肝炎症状。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HFV引起)和庚型肝炎(HGV引起)出现。 (一) 乙型肝炎病毒 结构和特点: 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sAb:保护性抗体 HBcAg:仅存于感染的肝细胞核内, 一般不存在于血循环中 HBcAb: 非保护性抗体,HBcAb-Ig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