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双向复制 1.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2.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的复制。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复制子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 1.DNA-pol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及时校读 2.复制保真性的碱基选择 a) DNA聚合酶靠其大分子结构协调非共价(氢键)与共价键(磷酸二酯键) 的有序形成。 b) 嘌呤的化学结构能形成顺式和反式构型,与相应的嘧啶形成氢键配对,嘌呤应处于反式构型。 1.真核生物每个染色体有多个起始点,是多复制子复制。复制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不是同步起动。 2.复制的起始需要DNA-polα(引物酶活性)和polδ(解螺旋酶活性)参与。还需拓扑酶和复制因子(replication factor, RF)。 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在复制起始和延长中起关键作用。 1.依赖ρ (Rho)因子的转录终止 ρ因子以六聚体形式存在,协助RNA-pol识别终止信号,与转录产物结合,RNA和RNA-pol一起从模板上脱落。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2. 20种编码氨基酸作为原料。 3. 酶及众多蛋白因子,如IF、eIF。 4. ATP、GTP、无机离子。 二、mRNA与遗传密码 4. 通用性(universal) 密码子、反密码子配对的摆动现象 四、tRNA与氨基酸的活化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一、原核生物翻译过程 1. 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 2. 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 3. 起始氨基酰-tRNA的结合; 4. 核糖体大亚基结合。 2.成肽 3.转位 延长因子EF-G有转位酶活性,可结合并水解1分子GTP,促进核蛋白体向mRNA的3侧移动 。 (一)多肽链折叠为天然构象的功能蛋白质 鸦片促黑皮质素原(POMC)的水解修饰 1.肽链N端的修饰 2.个别氨基酸的修饰 3.多肽链的水解修饰 (三)高级结构的修饰 (1)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一)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 三、真核基因基因表达的调节 1.启动子 真核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周围的一组转录控制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转录起始点以及一个以上的功能组件。 高等真核生物 CAAT盒 GC盒 TATA盒 RNA起始点 酵母 上游激活序列(UAS) TATA盒 RNA起始点 2. 增强子(enhancer) 指远离转录起始点、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 3.沉默子(silencer) 某些基因的负性调节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B A DNA 编码序列 转录起始点 B:增强子或沉默子 A:启动子 (二)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1.基本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是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组蛋白因子,决定三种RNA(mRNA、tRNA及rRNA)转录的类别。 2.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为个别基因转录所必需,决定该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 转录激活因子 转录抑制因子 分为 ——影响基因表达的蛋白因子 (三)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 DNA结合域 转录激活域 TF 蛋白质-蛋白质结合域 (二聚化结构域) 谷氨酰胺富含域 酸性激活域 脯氨酸富含域 1.同源结构域 3.碱性亮氨酸拉链 2.锌指 C C H H Zn Cys His C H 其他氨基酸 polⅡ (四)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TBP 2.真核RNA聚合酶Ⅱ在转录因子帮助下,形成的转录起始复合物。 DNA 1.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较复杂,除转录起始阶段受到调节外,在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及翻译后水平等均受调控。 TFⅡH TAF TFⅡF TAF TAF TFⅡA TFⅡB TATA EBP 第二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Oncogenes and,Anti-oncogenes) 癌基因 抑癌基因 细胞 表达蛋白 正调控 负调控 一、癌基因 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它的结构或表达异常,可引起细胞癌变。 分为细胞癌基因和病毒癌基因。 1. 病毒癌基因是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它不编码病毒的结构成分,对病毒复制也没有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