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物联网技术导论大作业
题目:智能水利信息监测与控制系统构建方案
系 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 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 级 131班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
指导教师 王明斐
2015年 11 月 10 日
目录
第1章 总体需求 1
1.1 系统总需求 1
1.2 应用场景需求 1
1.3 系统技术需求 2
1.4 系统需求框图 3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4
2.1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4
2.2 设计目标 5
2.3 系统总体架构 5
第3章 水利智能监测与控制工业应用系统 7
3.1 基本功能要求 7
3.2 子系统1:大坝与水库智能检测与控制子系统 8
3.1.1 系统登录 9
3.1.2 实时监控 9
3.1.3 远程提放闸 13
3.1.4 统计分析 14
3.1.5 配置管理 18
3.1.6 用户管理 23
3.1.7 系统维护 26
3.1.8 手机APP 27
系统登录 27
实时监控 28
远程提放闸 29
账户管理 29
3.3子系统2:水电站厂房智能监控及门禁系统 29
3.1.9 智能入侵检测 29
概述 29
视频监控网络 30
视频服务器技术参数 30
枪机网络摄像头技术参数 31
球机网络摄像头参数 32
3.1.10 门禁系统 33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35
总体需求
1.1 系统总需求
智能水利信息监测与控制系统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监测、管理、设备控制和调度环节实现高度智能化、自动化运行、自动预判、识别大多数故障和风险,达到水利应用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物联网作为智能水利系统信息感知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在水利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及用户交互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水利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以及密度,为实现水利系统的智能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数字化智能水利监控系统是以水利设备为数字化对象,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数字化信息进行标准化,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并以网络数据为基础,实现测量监视、控制保护、信息管理等智能化水利管理。数字化水利监控系统具有“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等四个重要特征。
通过导入物联网技术,透过对外界相关要素的感知,构建传感网监测网络,可以对能够影响水利设施运行的因素实施全方位智能监测;同时还进一步可以在传感网监测平台基础上建立一套全站公用的智能监测与安全生产辅助控制系统综合平台,集成图像监视、安全警卫、水文信息监控、水利设备控制等系统功能并延伸更多的相关功能,达到“智能监测、智能判断、智能管理、智能验证”要求,全面实现水利系统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1.2 应用场景需求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水利信息化因其环境、设备、应用需求的特殊性,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复杂度,主要体现在:
环境复杂 水利设施距离管理中心距离远,布设有线网络非常困难、成本很大;
普通通信技术容量低 数据率低,无法同时满足系统对传感数据、控制信息、语音通信、移动业务的需求;
普通移动网络保密性差 安全性低、与普通移动用户抢占少量带宽资源、系统实时性无法得到保障;
系统覆盖范围广 一个应用区域往往占地较大,需要支持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范围的信号覆盖。
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智能化水利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选取合适的通信技术手段是实现应用型智能化水利建设的核心问题。
1.3 系统技术需求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在水利通信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无线通信网不依赖于网架,且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非视距传输等优点。
系统有条件的话,最好采取最新一代的4G无线移动通信技术LTE技术作为智能水利系统的核心网络,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采用光纤、WIFI、3G通信技术来完成其核心网络;利用融合了基于ZigBee的智能环境监测技术、基于M2M的远程控制技术、机遇数据库的云服务系统等,实现了在水利行业能够适应水利设施和管理中心非均匀分布的应用环境。
1.4 系统需求框图
图1-1 智能鲲鹏山水利信息监测与控制实训系统
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如下 :
可应用性强:不是一套单纯的演示系统,尽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公共政策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牙体修复治疗术.pptx VIP
- 广州市南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冲刺卷(含答案).doc VIP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护身体》.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Unit 7 Being a Smart Shopper 第2课时 Function & Pronunciation 课件 英语 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下册 英语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广州市南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提升卷(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产前筛查师唐氏综合征筛查操作技能模拟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转录因子T-bet下调CTLA-4的功能与机制:从分子基础到临床意义的深度剖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