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剑峰主编危机应对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发布会的四种类型 塑造型:主动发布信息塑造正面形象 传递型:定期发布新闻披露公共信息 回应型:针对不实信息澄清事实真相 修复型:出现过错失误修复受损形象 回答问题的基本技巧 旗帜法:亮出核心观点 重复法:强调正面信息 搭桥法:避开敏感问题 具体问题原则回答 原则问题具体回答 负面问题正面回答 无可奉告艺术回答 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你不是个人(不能跳出制度框架,去发表个人意见) 你不是演员(不要作秀,不要过于显示个人魅力) 你不是长官(不能对媒体指手画脚,居高临下) 你不是学者(不要追求百家争鸣,要注意口径统一) 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 记者不是你的学生(不要像讲课一样长篇大论) 记者不是你的部下(不能以作指示的口吻讲话) 记者不是你的朋友(不能指望记者为你保守秘密) 记者不是你的敌人(不要轻易被记者激怒,乱了阵脚) 记者是你的合作伙伴 新闻发言人代表谁? 当部门利益和公众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新闻发言人该如何抉择?应当维护谁的利益? 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当部门利益和公共利益冲突时,一定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维护公共利益 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 供应商与生产商的关系 新闻发言人提供原材料,记者加工制作后,再呈现给受众 发言人是帮助记者生产新闻的人 你可能是最权威的供货商,但并不是唯一供货商 和媒体保持良好关系 不一定把全部真话都讲出来,但讲出来的必须是真话。你不能保证不说错话,但要保证不说假话 正面接触,积极沟通,坦诚相待,消除误解 要想和记者保持紧密的关系,就必须学会给记者“喂食”。给记者的最好补贴,就是提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推荐参考书目 《打开天窗说亮话——新闻发言人眼中的突发事件》武和平(人民出版社) 《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作家出版社) 《政府发言人15讲》汪兴明、李希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政府新闻发言人实用教程——让新闻不发炎》张荣刚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危机应对 与媒体关系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白剑峰 网络时代的媒体环境 专业记者的“话语特权”时代结束了,“公民记者”的时代到来了 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舆论场。 我国的报纸和期刊共有1.2万家,而网站则有近300万家 我国网民总数6.32亿人,超过八成为手机网民(5.27亿人)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年7月) 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 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 支付类应用看涨,助推线下消费 自媒体将颠覆传统媒体 信息集散地、舆论扩音器 谣言共和国、愤青大本营 网络主导着舆论走向 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是求证者 制造谣言的地方,粉碎谣言的地方 群体极化效应,围观就是力量 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媒体生态 从看报纸、看电视到看手机 新闻联播干不过新闻插播 中国人平均90秒看一次手机 手机成为人体新器官 永不下线的生活方式 得粉丝者得天下 微博已经成为新闻的独立源头 微阅读时代:注意力碎片化 微博改变了记者的工作习惯 对新闻管制提出挑战 ,封堵消息越来越难 微博的影响力取决于粉丝数量 民间意见领袖崛起 微博、微信的力量 新媒体赋权,草根话语时代 最大的公共意见平台 微博是公海,微信是游泳池 弱关系与强关系 信息碎片化与时间碎片化 意见领袖主导微博话题 移动互联时代带来传播新革命 传播权利转变为传播权力 每一个公民成为信息生产的主体 去中心化,去权威化 从点状结构社会到网状结构社会 得粉丝者得天下 病毒式传播 网络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 两个舆论场 众说纷纭、众声喧哗、众目睽睽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透明度决定公信度,时效性决定有效性,话语权决定主导权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随时随地在线交流成为生活方式 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自媒体、微传播扮演重要角色 如何应对陌生可疑记者 区分真记者与假记者;区分正牌记者与经营人员 ;区分真采访与假采访 查验记者证,上网核实身份,致电媒体总部 对于新闻敲诈者态度要硬,选择拒绝或报警。 高法、高检司法解释:“利用和冒充新闻工作者身份敲诈勒索1000元可入刑” 用法律的武器维权,不怕网上报复性帖子,不要有舆论洁癖 认真对待真记者真采访 中国记者网 破窗理论 黄金4小时,修补破窗 负面新闻不一定是坏事,可以引起公众关注 善于平衡舆论,发出正面声音 政府仅仅发布信息不够,还必须回应公众疑问 削减负面新闻的影响力 态度决定成败 媒体健忘症:烂尾新闻;断头新闻 媒体偏执症:记忆效应;累积效应 错误:不理睬、不回应、不解释 公开回应,坦诚道歉 学会对话,避免对抗 风险社会与风险管理 大众媒体永远是饥渴的 抢上头条与被上头条 无限的信息与有限的注意力 注意力稀缺程度: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