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科杰论文010113301547要点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 沟 通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专 业 名 称: 法律(本科)C030106 : 010113301547 指 导 老 师: 吴晓苹 : 毛科傑 论 文 题 目 论遗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 评 语: 毛科傑同学的《论遗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一文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够针对遗失物的善意取得进行分析评判,指出现行法律规范的缺陷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有鲜明的观点和合乎逻辑的论证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不过论据尚不够充分,论证也欠深入。 评分 良 指导老师签名 论文答辩评价: 答辩组评定成绩及答辩委员签名: 学生联系电话: 论遗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 【摘要】对于遗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物权法》第 107 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该规定在立法和适用上尚存一些疑问值得探究。这些问题虽然看似能够根据情况酌情处理,但是实际解决起来却是存在不少困难。本文通过阐述我国《物权法》第107条中对遗失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内容,分析其适用条件,指出此制度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笔者个人认为可行的完善意见。 【关键词】遗失物 善意取得制度 缺陷 立法建议 【Abstract】For the good faith of the lost property system, Chinas property law article 107th expressly stipulated in the legislation, but the remaining for some questions worth exploring. Although these problems seem to be able to according to discretion, but the actual solution is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tents of the provisions on the system of acquisition of lost property of good faith in China property law in article 107th,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insufficient to draw this system, and then proposes the author personally think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Keyword】 The system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Defect Legislative Proposals 目 录 引 言 2 一、遗失物善意取得概述 3 二、我国《物权法》第107条的适用条件及其存在的缺陷 4 (一)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条件 4 (二)《物权法》第107条存在的缺陷 4 1.立法中的缺陷 4 2.实际运用中的问题 5 三、完善我国《物权法》第107条的意见 6 (一)加强对原权利人权益的保护 6 (二)区分遗失物受让人主观意识 6 结语 7 引 言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和“依法治国”理念的倡导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高。《物权法》这部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法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这种关注下,关于《物权法》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物权法》第 107 条中规定的遗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也深受争议。关于我国物权法第107条中的规定,其在文义上并没有对受让人的主观善意与否作出准确定性;同时,从逻辑上存在着概念的不周延和矛盾等问题;这两个问题同时也延伸出对于此规定使用上的问题,它在制度功能上并没有真正平衡原权利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交易安全保护的目的也没有彻底实现。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一、遗失物善意取得概述 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其所有权归属主要通过民法中的“拾得遗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