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托幼机构家长的传染病培训教程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专题培训 目 录 一、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的早起识别 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治疗注意事项 家庭与个人预防措施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流腮、水痘、风疹、猩红热) 一、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控(手足口病) 一、概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肠道病毒EV71型和柯萨奇A组16型多见,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口腔疱疹及手、足等部位的皮疹。 个别重症患者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 EV71感染较CoxA16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 症状体征:以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诊,并很快转米粒大小疱疹。可伴有低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病程:7-10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亦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EV?71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多种严重疾病。 口腔 口部疱疹可迅速溃破,并融合成片。(疼痛明显)----建议晨检时使用电筒! 手 斑、丘诊,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不痒、不痛) 足 斑、丘诊,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 (不痒、不痛) 三、流行病学特点 排毒特点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粪便中排出病毒。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 传播途径 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易感性及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对同种病毒可获得免疫力。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可反复患此病 四、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晨检质量(手电筒、严格每人每日) 注意消毒的有效性(浓度、时间) 患病后的隔离 (患儿隔离14天、班级停课期限为10天) 患病期间监测病情,及时发现疑似重症 健康教育与宣传是关键 加强与疾控部门的信息沟通 关于停课的建议 根据国家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 一旦发现某一班级一天内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 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治疗 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可以居家治疗,但需要提醒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1. 患儿应留在家中,不要外出,避免与没有患病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后1周。 2. 患儿用过的玩具、碗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或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浸泡,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阳光下暴晒。定期用漂白粉对厕所消毒。 3. 家长在接触患儿前、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处理粪便后要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 5. 居室内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6.休息及饮食: 患儿发病1周内应多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溃疡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7. 口腔护理: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溃疡时可涂抹鱼肝油,减轻疼痛。建议使用康复新喷剂。 8. 皮疹的护理: 手部,足部的疱疹建议使用炉甘石擦拭。 患儿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的清洁干燥。 如疱疹破裂,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涂擦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碘伏等。 9. 发热的护理: 患儿体温在38.5℃以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喝温开水。 患儿体温如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10.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家长应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头痛、四肢抽搐、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