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二【】第一章第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修改)重点.pptVIP

2014高二【】第一章第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修改)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学习内容 区域的概念 区域的内涵 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主要内容: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 ◆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及其原因 看谁能准确说出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区? 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1、区域位置的差异:东部面向大海,海运便利,加上地势平坦,联系快捷;中、西部距海远,交通不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2、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随着陆路交通向海上交通转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东移的趋势;其次,1978年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开始,1992年西部内陆地区才逐步开放。 回答:下列诗句或谚语描写的是哪个盆地?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3、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4、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竹 5、马背上面谈恋爱,井底全部连起来 吐鲁番盆地的“井”曾多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减少了43%,井的流量也日益减少,甚至干涸。读图,判断下列关于乙地“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井是一种精神文化景观,指示了当地蒸发旺盛,水源不足的自然地理特征 B、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是导致井水减少,日益干涸的主要原因 C、应将农业灌溉、旅游与对“井”的保护,三者有机结合,以实现持续发展 D、该井具有有效汇集雨水、减少蒸发、清凉、保持水质、自流灌溉等多种优点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显。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导致内部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跨度大,内部自然面貌也有很大差别。 其体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规律。 东 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200mm 贺兰山 内蒙古温带 草原地区 西 东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寒冻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寒冻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青藏高寒区海拔高低跨度大,内部自然面貌差异性也有很明显。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温度、水分状况是导致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 其体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垂直地带性规律。 低 高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中心高寒草原和荒漠区 边缘高山峡谷区 低 高 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增加内蒙古、广西;同时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比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实施。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年份 变化(%) 10 20 30 40 50 60 7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知识 归纳 知识 归纳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便利,城市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高 东部 发展方向 存在问题 优势条件 地带 知识 归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 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 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等重工业发达 中部 知识 归纳 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三个经济地带互补发展 协调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