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 静电除尘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力从气流中分离悬浮粒子。 与惯性、旋风除尘根本区别:分离能量通过静电力直接作用于尘粒上,不是整个气流,能耗很低,气压损失小。 3.4.1静电除尘基本原理 静电除尘器主要由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组成。 放电电极(电晕极)是一根曲率半径很小的纤细裸露电线,上端与直流电源的一极(负极)相连,下端由一吊锤固定其位置; 集尘电极是具有一定面积的管或板,它与电源的另一极(正极)相连。 静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其除尘原理包括: 1.气体电离 空气中存在极少量的正、负离子,当向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离子便向电极移动,形成电流,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使气体电离,放出电子生成离子。 当两极间的电压继续升高到某一点时,电流迅速增大,电晕极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火花,称为火花放电。 在火花放电之后,电压继续升高至某一值时,电场击穿,出现持续的放电,产生强烈的弧光并伴有高温,这种现象就是电弧放电。 由于电弧放电会损坏设备,使电除尘器停止工作,因此在电除尘器操作中应避免这种现象。 2.粒子荷电 离子的产生使气流中的尘粒带电。 尘粒带电形式:电子直接撞击尘粒使其带电(电场荷电);电子由于热运动与粉尘颗粒表面接触使粉尘荷电(扩散荷电);气体吸附电子而成为负气体离子,撞击尘粒使尘粒带电。 尘粒的荷电方式与粒径有关,粒径大于0.5μm以电场荷电为主,小于0.2μm以扩散荷电为主。 工程中电除尘器所处理粉尘的粒径一般大于0.5μm。 3.带电粒子的迁移和沉积 带电尘粒在电场力作用下,朝着与其电性相反的集尘极移动。带电尘粒到达集尘极,尘粒上的电荷与集尘极上电荷中和,尘粒恢复中性而沉积在集尘极。 4.颗粒的清除 气流中尘粒在集尘级上连续沉积,极板上的尘粒层厚度不断增大。 比电阻大的粉尘不易荷电,影响除尘效率,比电阻小的容易放电后再次荷电。 用振打方法(机械、压缩空气)或其它清灰方式(喷淋水)将尘粒层强制破坏,使其落入灰斗。 原因:最靠近集尘极的颗粒把大部分电荷传导给极板,集尘极与这些颗粒间的静电引力减弱,有脱离的趋势。但颗粒层有电阻,靠近颗粒层外表面的颗粒没失去电荷,它们与极板所产生的静电力足以使靠极板的非带电颗粒被”压”在极板上。 3.4.2 除尘效率及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粉尘特性、烟气特性、结构因素和操作因素。 1.粉尘特性 主要有粉尘的粒径分布、密度、黏附性和比电阻等,最主要是粉尘比电阻。 粉尘比电阻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见教材81页图3-23。 比电阻范围在104~2×1010Ω·cm最适合电除尘捕集。 比电阻Rb<104Ω·cm,粉尘在电极上会很快放出电荷,失去极板的吸引力,易产生二次飞扬。 比电阻Rb>1011Ω·cm,粉尘很久不放电荷并产生反电晕,粉尘不能充分荷电,除尘效率下降。 影响粉尘比电阻因素很多,最主要: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比电阻值偏高的粉尘通过改变温度和湿度的具体方法: 向烟气中喷水,增加烟气湿度和降低烟气温度; 为了降低烟气的比电阻,也可以向烟气中加入SO3、NH3以及Na2CO3等化合物,使尘粒的导电性增加。 2.烟气特性 烟气特性主要包括:烟气温度、压力、成分、湿度、含尘浓度、断面气流速度和分布。 (1)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含尘气体温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影响比电阻。 在低温范围,由于粉尘表面的吸附物和水蒸气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粉尘的比电阻增加。 在高温范围,由于粉尘内部的导电(粉尘比电阻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也会使比电阻下降。 温度低于露点时,湿度会严重影响除尘效率。 原因:随着湿度增加,沉积的粉尘容易结块黏结在降尘极和电晕极上,难于振落,而使除尘效率下降。 (2)含尘浓度 荷电粉尘形成的空间电荷会对电晕极产生屏蔽作用,从而抑制电晕放电,含尘浓度提高,会出现电晕阻止效应,甚至电晕封闭而失去除尘能力。 进入电除尘器气体的含尘浓度应小于30g/m3;气体含尘浓度过高,选用曲率大的芒刺形电晕电极,还可以加设预处理装置,进行多级除尘。 (3)除尘器断面气流速度 降低除尘器的断面气流速度,增加了粉尘在荷电区的停留时间,使粉尘荷电的机会增多,除尘效率也会提高。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除尘效率也就大幅度下降。 (4)断面气流分布 断面气速分布不均匀,在流速较低的区域,就会存在局部气流停滞,造成的效率增加,不能弥补高速区造成的效率下降。 气流速度过大,还会造成二次扬尘。除尘器断面上的气流速度差异越大,除尘效率越低。 我国生产的除尘器,断面风速一般<2m/s。 3. 结构因素 主要包括:电晕线的几何形状、直径、数量和线间距;收尘极的形式、极板断面形状、极间距、极板面积、电场数、电场长度;供电方式、振打方式、气流分布装置、外壳严密程度、灰斗形式和出灰口锁风装置等。 最重要的结构因素为极间距,一般要求极间距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