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8.2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食养生 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 几个名词 食养:应用食物于健康人群以达到养生之目的 食疗:应用食物于病人 药膳:将食物与药物混同结合使用,应用于健康 人群或病人。 东西方饮食习惯 东方:植物谷类食物 西方:动物肉类食物 一、饮食养生的原则 (一)阴阳平衡,五味调和 《素问·脏气法时论》: “五谷(稻、黍、稷、麦、菽)为养, 五果(李、杏、枣、桃、栗)为助, 五畜(牛,犬,猪,羊,鸡)为益, 五菜(葵、韭、藿、薤、葱)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灵枢·五味》: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1-一袋牛奶(或二袋豆浆) 2-250克主食。 3-份高蛋白:一两瘦肉或二两鱼虾、一个鸡蛋。 4-“四”——饮食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一日三餐,七八分饱” 5-“五”——每天保证500克蔬菜和水果 青——绿茶、菠菜、芹菜、生菜、韭菜、西兰花等 。 赤——西红柿、红葡萄酒和红辣椒 等。 黄:黄豆、南瓜、橘子、柠檬、玉米、香蕉等。 白:大蒜、大米、燕麦、菜花、白萝卜、莲藕、竹笋、冬瓜、蘑菇、山药、百合、银耳,以及牛奶等。 黑:黑木耳、黑豆、乌鸡、黑芝麻、海带、香茹等。 (二)顾护脾胃,饮食有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灵枢·五味》云:“脾病者,宜食糠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须知一日之忌,暮无饱食。” (三)饮食卫生,三因制宜 二、药食同源,辨证用膳 八角茴香、刀豆、姜(生姜、干姜)、枣(大枣、酸枣、黑枣)、山药、山楂、小茴香、木瓜、龙眼肉(桂圆)、白扁豆、百合、花椒、芡实、赤小豆、佛手、青果、杏仁(甜、苦)、昆布、桃仁、莲子、桑椹、榧子、淡豆鼓、黑芝麻、蜂蜜、莴苣、薏苡仁、枸杞子、乌梢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白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香、火麻仁、桔红、茯苓、香薷、红花、紫苏、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蒲公英、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余甘子、葛根、鱼腥草。 (一)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 (二)食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三)以食代药 三、进食保健 食宜端坐: 上体与大腿应大于90度角,这样才能保证食物畅通入胃。 食宜专致: 《论语·乡党》:“食不语”。 《千金翼方》:“食勿大言。” 进食宜乐: 环境要宁静整洁。 气氛要轻松愉快。 音乐有助于消化。 食后摩腹 自左而右,连续二、三十次不等。 食后散步 《摄养枕中方》:“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 特别提醒 (1)“肥甘厚味滋生痰湿”。肥美甘甜味道厚重的食品容易转化为脂肪,导致助长肥胖,中医称为痰湿。对策:一是同时进食含长纤维素的瓜果蔬菜类食物以造成荤素搭配;二是注意消脂减肥,祛除肥美甘甜味道厚重的食品所带来的负担。 (2)“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膏脂精细类的食品能够导致机体生长疔、疮、肿。对策:对于进食膏脂精细类的食品,一是改变精细结构,粗细搭配;二是寒凉蔬菜和瓜果的混搭。 (3)“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肥人膏脂多即是痰湿多,所以肥人保养、治疗宜化痰为常方常法;瘦人水少而水不制火则火相对偏旺,所以瘦人保养、治疗宜滋润为常方常法。 (4)“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孕妇生产前气血充足阳热旺盛,容易出热证,所以,生产前保养、治疗宜偏凉性;孕妇生产后气血空虚,百脉不足,容易出虚寒证,所以,生产后保养、治疗宜偏温性。 (5)“要得小儿安,留得三分饥与寒”。小儿阳热旺盛,生机勃勃,过饱过热容易助长阳热之气而变生百病,因此,留得三分饥与寒有利于平衡小儿旺盛的阳气,从而保证小儿安康。 (6)多选用味甘、性平的食物或药物。 * * *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