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苏争霸的原因: 3、尼克松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A.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4、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对攻苏战略上看, 最主要的目是: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武器力量 B A 5、(97年全国高考题)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 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6、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体现了 A、以美苏为首两大集团的对抗 B、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民族的分歧 D、东西德国的正式分裂 B B 缓和: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1)背景: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2)内容: 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不诉诸武力 ①促使美苏关系暂时缓和,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 (3)影响: ②美国实际上承认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 年 9-10 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联邦德国想用原子武器武装西柏林军队,民主德国宣称要统一柏林,苏美双方态度硬。 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市 ” ,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增强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导弹能力。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 材料一: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说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③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的全部责任”? ②美国这种对外战略调整在亚洲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①材料表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即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收缩重点在亚洲,以确保欧洲重点。 一是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出;二是70年代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①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②越战大大削弱国力,军事实力相对下降③为了保住霸权④苏联在战略武器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美国继续推行战后的霸权政策 赫鲁晓夫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 战后斯大林时期在对外战略上,基本目标之一是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抵制美国的扩张行动。 一、美苏的对峙: 1、争霸局面的形成: 肯尼迪对苏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的“平起平坐” 2、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 美苏合作外交,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戴维营精神”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虽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战后的首次会晤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 美国实际上承认了美苏同为超级大国的事实。 材料一:【历史纵横教材96页】阅读约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特点: 总结:由此可见,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同苏联全面对抗相比,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强调运用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主张同苏联既对抗又勾结。 ① “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 ②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一、美苏的对峙: 1、争霸局面的形成: 肯尼迪对苏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的“平起平坐” 2、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 美苏合作外交,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2)紧张: ?①苏联击落美国U-2间谍飞机(1960年5月) ?②“柏林墙”的修筑(19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