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 一、博物馆简介: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的一个浓缩,现馆舍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建筑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凝重、古朴、浑厚、现代,酝酿浓郁人文气息。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 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设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社教部、协调部、考古部、文保中心等业务部门。 二、博物馆的环境分析: 太阳的周期运动对省博的光环境影响较小,因为省博是西北朝向,是人为减少阳光直射。且历史文物博物馆对自然采光要求低,省博展览空间基本上无开窗,缺乏自然采光。 街道的南侧日照更加充足。 武汉市主导风向是西南风。 由于墙面开窗较少,展览空间墙面未开窗,所以室内自然通风不好。但是馆内安装了空调通风装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室内通风状况。 夏季自然通风有6,7,8三个月。 冬季顶层即第四层会比较寒冷。 室外主要噪音源是街道马路,和休闲广场。 室内房间中门厅及展厅外的休息处噪音较大。 省博屋顶为坡屋顶,从下到上逐层收分,并在各楼层出挖空创造了室外休息空间并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屋顶设有屋顶花园;采用了仿古琉璃砖。 外立面主要运用石材 室内地板为大理石,门厅墙面抹灰,展厅根据布展的不同需求在墙面上运用了木材,石材及抹灰。 U型建筑体量围合成了相对私密的公共空间即休闲广场,展厅,门厅,视听室,商店为公共空间,厕所,办公室,藏品库为私密空间。 易用性较强,布局符合参观人群心里生理需求。 三、镇馆四宝: 战国1 9 7 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 4 8 厘米, 高2 6 5 公厘米。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 包括楚惠王熊章在公元前4 3 3 年赠送的一件镩钟) , 分三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最大钟通高1 5 2 . 3 厘米, 重2 0 3 . 6 公斤。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 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 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 大调, 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春秋晚期1 9 6 5 年湖北江陵望山1 号墓出土。 通长5 5 . 7 厘米,宽4 . 6 厘米。此剑铸造精 美, 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 “ 越王勾践, 自作用剑” 的乌篆铭文。剑格正面嵌 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 毫无锈蚀, 至今仍寒光袭人。 湖北鄂西一带是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现地。1 9 8 9 年 和1 9 9 0 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 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两具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头骨化石的面部特 征与中国和亚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相一致, 但鼻根点凹陷, 类似 于欧洲古人类, 科学测定约为距今1 0 0 万年的直立人。郧县人 I 号头骨化石是湖北首次发的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之物高3 8 . 7 厘米, 口径6 . 4 厘米,底径1 3 厘米。2 0 0 6 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靖王朱 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梅瓶小口外撇, 短颈丰肩, 圈足 平底。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 陶渊明 爱菊图, 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名“四爱图” 梅 瓶, 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 色彩青翠艳丽。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四、建筑布局 省博建筑主体为西北朝向,采用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式布局.反映出传统宫殿类古建的严谨秩序。对于亲近太众的博物馆建筑而言.过于严肃.作为弘扬大楚文化的文化建筑, 明显不妥 。主体建筑背临东湖 坐拥美景,但没有考虑自然水景元素,仅在广场内部人工设置水景,可谓舍本逐末。 采用严正布局、拒水、朝西北做法处理代表楚文化的博物馆建筑,显然是与楚文化自身 浪漫、自由、勇于创新的特点相违背的。 五、博物馆人口设计 入口选择为两条道路(黄鹂路和东湖路)交叉转角处。道路与建筑人口之间设置小型广 场,作为人流集散缓冲 。早期的省博只有栋建筑 ,为现在主体建筑左侧的编钟馆.建筑背面临水.偏南朝向.入口位于东湖路边远离交叉路口.曲径通幽,临水行进,相比于现在的人口位置,更显自由。 博物馆的主入口采用对称的双体阙,纳入了安检、值班、行李暂存的功能。阙的风格是结合主体建筑的造型特点,通过严谨的比例推敲和精致的细部处理使其与楚文化精美的艺术风格相协调。 入口区环境设计 以厚实的矮墙和低矮的花池烘托黑底盒字的博物馆铭牌通过两倒花池灯座的点缀丰富甬道日的环境层次。保留甬道区左边的±坡和高太的樟树,作为林荫休息区,将甬道区右边的场地设计为供观众游览的花境。运用轻巧透明的手法处理地下车库出口的楼梯间使其融八园林之中减少对主体建筑的干扰。 六、博物馆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