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远达大街下穿龙北联络线框构桥工程降水施工方案.docVIP

长春市远达大街下穿龙北联络线框构桥工程降水施工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市远达大街下穿龙北联络线框构桥工程降水施工方案

长春市远达大街下穿龙北联络线框构桥工程降水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沈阳铁路分局建筑工程总公司 2010年11月26日 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地点: 长春市远达大街 二、工程地点概况: 根据岩土工程的物理学性质分为如下5层。 第①层 杂填土:杂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砖头等杂物,稍湿,均匀性较差。层厚0.40~2.60m,层底标高191.06~193.49m。 第②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含氧化铁。可塑,湿~饱和,中密,中压偏高缩性,分布均匀,层厚0.80~2.90m,层底标高189.19~191.89m。 第③层 有机质粉质粘土:灰黑色,有机质含量高,根据远达大街北延长线道路工程化验数据,该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5.86%。可塑~软塑,以软缩为主;饱和,稍密,高压塑性,分布均匀,层厚0.70~3.80m,层底标高为185.44~185.89米。 第④层 中粗砂:灰色~黄色,含泥量10%~30%左右,底部含有砾砂,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中密~密实、饱和。分布均匀,该层大部分未穿透,钻探揭露的层厚为3.50~4.00米,层底标高为185.44~185.89米。 第⑤层 泥岩:白垩系沉积岩,全风化,灰绿色~紫红色,泥质结构,结构基本破坏,大部分风化成可塑~硬塑粘土状,胶结性差,手可捏碎,浸水及风干后极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Ⅴ级。改层未穿透,所揭露的最大厚度为1.50米,层顶标高为185.44~185.89米。 三、井位布置计算 1、降水井深度 降水井深度采用《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井点降水计算公式,并综合勘察报告中的建议,为防止④层以下沙土中压水对④层沙土的浮力作用(涌水)使地基失效。降水至基底1.0m以下。 (1)、降水井深度 Hw≥H1+△h+iL+l =10+1+38.5/10+1 =15.85m 综合勘察报告中建议,取Hw=20m。 式中:H1─基坑深度,按最深考虑H1=10m △h─降水后水位至基坑底安全距离,△h=1m L─井点管中心距基坑中心水平距离,L=77/2=38.5m l─滤管长度,l=1m i─降水曲线坡度,环形降水取i=1/10 2、涌水量 (1)、单井涌水量 q =65пdl×K1/3 =65п×0.1×1.0×301/3 =63.45m3/d 式中:q─单井出水量 d─滤管直径d=0.1m l─滤管长度l=1.0m k─渗透系数,按勘察报告取30m/d (2)、总涌水量 Q =1.366K×(2H-S)S/(㏒R-㏒X0) =1.366×30×(2×19-6)×6/(㏒188.7-㏒103.07) =29958m3/d 式中:Q─井点总涌水量 K─渗透系数,K=30m/d H─含水层厚度,取H=20-1=19m R─抽水影响半径,R=1.95S(HK)1/2=1.95×4×(19.5×30) 1/2=188.7m S─水位降低值,按平均降深考虑:S=5+1=6m X0─基坑假想半径, X0=(F/п)1/2=(75×445/п)1/2=103.07m (3)、降水井布置 抽水按10天后满足要求计算,基坑周边所需井数为:n=1.1Q/q=1.1×29958/63.45=519根,取n=520根。 分析: ①若按基坑周边均匀布置 降水井间距为: n=基坑周长/降水井根数=2×(75+445)/520=2m 因间距太小,影响抽水效果,所以为保证降水效果,基坑周边按间距6m布置。 需要降水井根数为: n1=2×(75+445)/6=173.3=174根,井深度20m设计。 ②为解决基坑断面尺寸过大,防止基坑中心位置,地下水在丰水期上涌使地基失效,在各环向节横向布置降水井,以达到短时间内快速降水的目的,按间距6m,22个横向环节共需要降水井:n2=22×76/6=22×13=286根,井深按17m设计。 3、综上所述:基坑降水井按两种形式配置,即:基坑周边降水井174根,环节间基坑内降水井286根,共计460根。 四、降水井维护和降水观测措施 现场维护人员5人,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维护工作。 1、电缆架设要根据水泵功率的总千瓦数,对总电缆及各分路电缆合理布设,每个水泵都要安装水位控制线和电源保护装置。 2、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电源箱及电缆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包括对电缆线的看护,防止其它施工人员或机械施工碰坏。 3、每天要检查水泵,控制器及水位电极线是否正常工作(白天黑天各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每天要检查一次排水管道是否正常,包括有无漏水情况,管道排水是否正常,包括有无漏水情况,管道排水是否正常,包括有无漏水情况,管道排水是否顺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现场维护人员要积极配合其它施工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