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性头 磷脂酰丝氨酸 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蛋白质。 脂筏直径约70nm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脂双分子层的外层。 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与膜的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均有密切的关系。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1. 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2. 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 3. 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 4. 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是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 膜蛋白:蛋白质结合会降低膜脂的流动性 6. 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2. 膜蛋白的运动性 ?主要有侧向扩散和旋转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晶态 液晶态 液态 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实验证据:荧光标记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等 III. 细胞膜的特性 * 一套完整的代谢系统 (独立生存) 一套遗传信息 (繁殖) 质膜(包围) 构成细胞的三大要素 biological membrane =plasma membrane+ intracellular membrane 生物膜 = 质膜 + 细胞内膜 生物膜(cell membrane)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特性 I.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II.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III. 细胞膜的特性 膜的化学组成 2%-10% 糖 类 20%-70% 蛋白质 水、无机盐、金属离子等 其 他 30%-60% 脂 类 含量 成分 膜的化学组成(%)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蛋白质/脂类 髓鞘质膜 18 79 3 0.23 血小板 33-42 50-51 7.5 0.66-0.8 大鼠肝细胞 46 42 (5-10) 1.09 盐杆菌紫膜 75 25 0 3.0 ? 内质网膜 67 33 2.0 2.0 线粒体内膜 76 24 (1-2) 3.2 菠菜叶绿体片层 70 30 0 2.3 ? 一、膜脂 1、磷脂 磷酸甘油酯 鞘磷脂 2、胆固醇 3、糖脂:脑苷脂、神经节苷脂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 I.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脂类 脂肪酸与醇(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脱水反应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按化学组成分类 单纯脂类: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甘油三酯 复合脂类:单纯脂类的衍生物,除了含有脂肪酸和醇外,还含有非脂分子的成分----磷脂,糖脂 衍生脂类: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或与它们关系密切----萜类,固醇类 根据磷脂的主链结构(醇基)的不同,可将磷脂分成两大类: 甘油磷脂: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组成。 鞘氨醇磷脂:以鞘氨醇代替了甘油。 1. 磷脂 两个长长的碳氢链形成一个非极性的尾巴,含磷酸的一端则是极性的头部,各种磷酸甘油酯的差别就在于其极性头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的差异。 1. 磷脂 鞘氨醇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胆碱 鞘磷脂 非极性尾部 功能: 提高脂双层的稳定性 调节脂双层流动性 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在缺少胆固醇培养基中,不能合成胆固醇的突变细胞株会发生自溶 2. 胆固醇 存在于真核细胞膜上,一般不超过膜脂的1/3。 糖脂:是含有糖基的脂质,由糖的半缩醛羟基通过糖苷键与脂质相连而成-----脑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