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世界艾滋病日健康教育讲座 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人们把艾滋病称为: 21世纪的瘟疫! 超级癌症!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已蔓延至全球。 1983年至1998年美国的艾滋病人数增加1000倍;1989年还是安全的印度现在已泛滥成灾。 我国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流行也非常迅猛。1987年仅7个省发现艾滋病毒携带者,1993年扩大至20个省,现在已经遍布全国。 世界艾滋病流行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至今,艾滋病与HIV感染的流行,已遍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HIV/AIDS最多的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为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均为发展中国家所在的地区。1981-2010年30年中,截至2010年底,全球因为艾滋病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最新报告,2009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为3340万,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为270万,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80万;2009年每天约有7400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5500人死于艾滋病,这是一组非常惊人的、可怕的数据。 我国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估计为78万人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也就是说,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记者29日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其中死亡8.8万。 根据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15.4万;当年新感染4.8万,死亡2.8万 (一)艾滋病(AIDS)定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简称艾滋病 ——获得性 病因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免疫缺陷 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综合症 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艾滋病病毒躲在哪?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的身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在血液里专门攻击一种重要的血液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这种细胞是人体与外来病菌作战的斗士。 艾滋病病毒可以在淋巴细胞中生存并进行繁殖,然后又从细胞中跑出来侵犯新的细胞。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的正常细胞结合在一起,使机体无法清除病毒,但通过治疗可以使机体内的病毒数量大大减少。 感染者与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又称为艾滋病病毒带毒者或携带 者。 4、艾滋病病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艾滋病病毒 严重破坏后,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 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就称为艾滋病病人。 或CD4小于200不出现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预防措施 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主要预防措施是: l、遵守道德、洁身自爱、反对性乱。 2、不搞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4、不擅自应用未经检验的血制品。 5、不共用牙刷,剃须刀。 6、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或手术。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确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治疗,否则已存在病毒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不传播艾滋病的途经: 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食物、饮水、空气; (2)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 (3)礼节性亲吻; (4)礼节性拥抱; (5)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 (6)公用马桶、浴缸; (7)蚊虫叮咬; (8)纸币、硬币、票证。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实验室科学研究结果否定了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HIV在蚊子体内不能存活。叮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