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主要内容: 。爆破负效应安全技术与防护:爆破振动,冲击波,噪声,飞石,粉尘,有毒气体。 。爆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技术: 。爆破施工环境保护要求: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14.1.1 基本概念 1 振动与波动 。波动是指扰动在物体中的传播而形成的一种运动形态。波在传播过程中引起物体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叫做振动,振动与波动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物质运动形式。 。振动和波动理论起源于力学,同时也是声学、光学、电工学、无线电、自动控制等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2 振动特性 物体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特点:有平衡点,且有重复性;例子:钟表摆锤、心脏跳动、音叉振动等等。 分类:阻尼:无阻尼振动,有阻尼振动; 作用力:自由振动、受迫栋动; 周期: 简谐振动、非简谐振动; 图示 简谐振动是最基本的振动形式,任何复杂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简谐振动的叠加。 图示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3、地震波的特性 。地震波:震源扰动在大地内部传播形成。 。分类:P,N,S(SH,SV),R等 。特性:强度大; 频率较低; P,S衰减较快,R衰减较慢; 历时较长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4、爆破波 。爆破波:工程爆破扰动在大地内部传播形成。 。分类:P,SH,SV 。特性:强度较小; 频率高; P,S衰减较快; 历时特短。 。爆破振动:是指爆破引起地表质点的振动,是爆破监测的主要表征。 爆破作用示意图 波的传播模拟图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14.1.2 爆破波的危害性和安全准则 1 爆破波与地震波的衰减特性 。 地震波:低频,强度大,衰减慢 历时长 。 爆破波:高频,强度较小,衰减快 历时短 2 爆破波的危害性和安全准则 。 振动影响:房屋,构筑物,设备,地下管线。 以质点振动速度为安全准则 . 规定保护对象基底振动速度90%~95%不产生任何破坏的振动速度峰值为安全振动速度。 。 对人的正常活动;尚无准则 。 对其他动物·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3 爆破振动速度的安全规程推荐公式: 式中, R为安全距离,m; Q为允许最大段装药量,Kg; ν为安全振动速度,cm/s; k , 为爆破场地参数。由测震数据回归分析求得. 坚硬岩石50~150;1.3~1.5。 中硬岩石150~250;1.5~1.8。 软岩石250~350;1.8~2.0 . 安全速度Ref. GB6722-2003 或表 14-5. 。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14.1.3 控制爆破振动的安全技术措施 1 校核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地点与保护对象之间最短的距离。包括: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个别飞散物安全距离,以及爆炸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根据爆破振动速度准则,可得爆破振动防护安全距离公式: 2 采用毫秒延期爆破,控制爆破最大齐爆段药量 第十四章 爆破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 14.1 爆破振动安全技术 3、进行爆破场地振动试测和监测,确定爆破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