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拔罐法的作用随其使用拔罐法的不同而 有所侧重和区别。 留罐主吸拔阴冷痼寒;水罐温经散寒; 闪罐法主祛风疏筋; 推罐主宣卫驱邪,通经活血; 药罐促进药物的直接吸收; 多罐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的病症; 单罐则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的病症; 拔罐法与针刺放血相结合,其临床作用和 治疗效果也将增加。 医疗操作——拔罐方法 火罐法是用火力将罐内气体排出,从而产生负压吸附的拔罐方法。常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 1、投 火 法 将乙醇或小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底部,在燃烧未尽时,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上,未燃的一端应向下,避免烫伤皮肤。 2、闪 火 法 长纸条或镊子夹着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壁四周绕擦一下,然后迅速退出,顺势将罐罩在应拔部位。 3、贴 棉 法 将1cm见方的薄的脱脂棉一块,略蘸少许95%乙醇,贴在罐内壁的上中段上,点燃后,迅速罩在应拔部位。 水 罐 法 用水煮或水蒸气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的拔罐法。多用竹罐。 1、水 煮 法 将竹罐于沸水中煮2至3分钟,甩去水液,用毛巾紧堵罐口,迅速扣在应拔部位上。(可于锅具中加入中药以对症治疗提高疗效) 2、水 蒸 气 法 用沸水蒸熏罐具2至3分钟,用毛巾擦干罐口,迅速扣在应拔部位上。 抽 气 法 用抽气设备,排出罐内气体,使之产生负压吸附的拔罐法。 胃痛 呃逆 中脘:脐上四寸 内关:腕关节内侧横纹上二寸 足三里:膝前、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腹痛 天枢:脐旁2寸 中脘:脐上4寸 气海:脐下1.5寸 腰痛 肾俞:第二腰椎脊旁1.5寸 关元俞:脐下3寸 命门:第二、三腰椎间 委中:膝后侧正中 局部痛点 痛经 关元:脐下3寸 中极:脐下4寸 归来:脐下3寸旁开2寸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3玻璃拔火罐:是中华传统医疗保健中医器具。无色透明。壁厚边宽,罐口光滑、没毛刺。手感好,观察方便。因此临床最为常用。 4,抽气罐: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 紫铜罐:紫铜拔火罐是藏医、蒙医传统的拔火罐。 角制罐:系用牛角或羊角等加工制成,用锯在角顶尖端实心处锯去尖顶,实心部分仍需留1~2cm,不可锯透,作为罐底。其优点是经久耐用,但因动物犄角不易收集而很少应用。 * 中医上讲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1、负压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使热寒得以交换。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作用?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4、不同罐法不同作用?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 1.留罐法 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 2. 走罐法(罐具吸拔住后,将罐自上而下反复拉动至皮肤潮红) 3.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体快速外拔发出声响,以不留痕迹为宜) 4. 刺血拔罐法(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刺破穴位病灶部表皮,使之出血,然后立即拔罐) 5.留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