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谢晓华高教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卷结构   课程代码:0149,00149      学历层次:经济类独立本科段      答题要求:      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限时150分钟。 试卷由试卷Ⅰ(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试卷Ⅱ(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答题卡组成。 试卷Ⅰ所有答案均须按要求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涂改请使用塑料橡皮,使用其它笔填涂机器不识别,在试卷Ⅰ上作答无效。 试卷Ⅱ所有答案要求使用兰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铅笔或红笔作答。 试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主观题占60%,客观题占40%。 (注:题型不变,但各题分数有变动)   试卷结构:      试卷Ⅰ: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未选、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试卷Ⅱ: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计算题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六、案例分析题       要求 做笔记 带作业本或草稿本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对外贸易额(值)=(一定时期)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区别:是否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 国际贸易额=各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世界出口总额 国际贸易 2006年贸易大国排名: 美 德 中(17606.9亿美元 ) 日 英 法 2006年GDP排名:(百万美元) 美国 14,979,169 日本 5,083,367 德国 2,812,558 中国 2,587,999 英国 2,292,149 法国 2,108,307 意大利 1,728,474 西班牙 1,069,499 加拿大 1,057,291 印度 778,521 三、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区别:统计标准不一样 总贸易体系:国境 专门贸易体系:关境 国境关境 国境关境 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直接贸易 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一、货物贸易的含义和分类 (一)货物贸易的含义 在国际贸易中其商品的形式和内容是以有 形产品表现的,这种贸易就是货物进出口贸 易,也就是说贸易的商品是有形的,看的见摸 的着的具体产品。 (二)分类 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类:饮料及烟草类; 2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类:动植物油脂及油脂; 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 8类:杂项制品; 9类: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二、服务贸易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跨界供应 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 自然人流动 六、贸易差额 顺差逆差 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九、对外贸易依存度 例: 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 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 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 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 差额。 作业 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 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 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 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 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 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地理大发现 达伽马[葡]——好望角——印度 二、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第一次产业革命 第二次产业革命 三、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请分析二战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第2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一)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地理大发现——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 (二)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工业太阳” 产业革命中的机器:蒸汽机车和纺纱机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三)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中—二战) 电力、电器、汽车、石油工业——门类比较齐全 的国际分工新体系。 分工的中心由英国变为一组发达国家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