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化湿药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应用: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四、配伍方法 使用化湿药,应根据湿困的不同情况及兼证而进行适当的配伍应用。 1、如湿阻气滞,脘腹胀满痞闷者:常与行气药配伍。 2、如湿阻而偏于寒湿,脘腹冷痛。可配伍温中祛寒药。 3、如脾虚湿阻,脘痞纳呆,神疲乏力者,常配伍补气健脾药同用。 4、如用于湿温、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五、注意事项 化湿药物气味芳香, 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 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且不 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遗 失而降低疗效,本类药物多属辛温 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 血燥及气虚者慎用。 六、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大多数刺激嗅觉、味觉及胃粘膜,从而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使胃肠推进运动加快,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排除肠道积气的作用。 藿 香(掌握) 藿 香(掌握) 一、药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二、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三、应用 1、湿阻中焦。因其性微温,故多用于寒湿因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如“不换金正气散” 2、呕吐 治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本品最为捷要,常与半夏,丁香等同用,如“藿香半夏汤”。 若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等。 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 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 3、暑湿或湿温初起 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者,配紫苏,厚朴,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 若湿温初起,湿热并重者,多与黄芩,滑石,茵陈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四、用量用法:煎服5—10g,鲜品加倍 五、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佩 兰(了解) 佩兰(了解) 一、药性:辛,平。归脾、胃、肺经。 二、功效:化湿,解暑。 三、应用: 1、湿阻中焦。 2、暑湿,湿温初起。 思考题: 1、藿香与佩兰的功效、应用的异同点是什么? 苍 术(掌握) 苍 术(掌握) 一、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二、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三、应用: 1、湿阻中焦证。 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如平胃散。《和剂局方》 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或外溢的水肿,则同利水渗湿之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如胃苓汤。 若湿热或暑湿证,则可与清热燥湿药同用。 2、风湿痹证 痹证湿胜者,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 若湿热痹痛,可配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如白虎加苍术汤。 湿热痿证,可与黄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合用。 下部湿浊带下,湿疮、湿疹等与龙胆草、黄芩、栀子同用。 3、风寒挟湿表证。 4、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可单用或与羊肝、猪肝蒸煮同食。 以风寒表证挟湿者最为适宜,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如神术散。 四、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五、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厚 朴(掌握) 厚 朴(掌握) 一、药性: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二、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三、应用 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本品苦温,善除胃肠之气滞,燥脾家之湿浊,主治实证腹胀。 湿阻脾胃所致者:配苍术、半夏、陈皮以行气燥湿。如“平胃散”。 湿热所致者:配黄连、栀子、半夏等。如“连朴饮”。 寒湿所致者:配干姜、豆蔻等。如“厚朴温中汤”。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食积所致者(兼便秘腹痛:配枳实、大黄。如“厚朴三物汤”。 热结便秘:配大黄、芒硝、枳实。如“大承气汤”。 3、用于喘咳胸闷之证:本品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而止咳平喘。 素有喘咳病,因外感风寒而发作者:可配杏仁、桂枝。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痰湿阻肺所致者:可配半夏、陈皮、苏子等。如“苏子降气汤”。 寒饮化热者:可配麻黄、石膏、杏仁等。如“厚朴麻黄汤”。 4、梅核气:属七情郁结,痰凝气滞所致,常配茯苓、半夏、苏叶等。如“半夏厚朴汤”。 四、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入丸散。 五、使用注意:本品辛、苦、温,燥湿,。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苍术与厚朴功效异同 苍术 辛、苦、温 辛散温燥为主,主治 具燥湿之功, 湿阻中焦之要药,又 治疗湿阻中焦 可祛风湿,明目。 证 厚朴 以苦味为重,苦降下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