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诚信 . 团队 . 创新 . 感恩 * * * * 品质部:蒋小兰 2015 年 年 中 会 议 来料控制 2 对 策: 一、 与采购部门协作,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认证,确保质量可靠的供应商成为合格供应商; 1、与采购协作,制定供应商年度稽核计划,督促供方品质体系的提升, 2、新增《供应商绩效评估》,每月品质部对供应商品质进行评估 。 加强供应商的考核,每月出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排名,对于表现不好的供应商,进行警告,并要求定期 整改,整改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供应商的整改效果进行确认。 3、每月定期将本月不良信息反馈供应商,以辅助供应商改进。 二、 1.与供应商签订《品质协议》,通过建立处罚制度来约束供应商,从而保障来 料品质。 2.加强不合格的分析、改善及处罚,通过预防减少同类问题多次发生; 3.与供应商间加强沟通联系,对严重的不良事件邀请供应商来我司开展品质会议,并制定检验标准,达成标准共识; 4. 深入供应商内部,到关键物料的供应商处参观过程控制,验证供应商的措施落实情况,提升供应商的制程能力,以确保来料质量; 三、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检测能力,提高IQC的发现力。 来料控制 3.效果确认 来料不良率有明显的回落,批量性以及重复性不良率有明显的降低。 物料的控制方法 零部件性能检测: 以前 零部件只做记数值同计量值检验。 现在 在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合格后都必须进行特性检测,确保电子物料、五金物料性能无故障。 例:电子板、五金、铜材等,以前都是外观尺寸合格后就入库,随着实验室设备不断完善,现在都必须送实验室做特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格方可入库。 制程控制 装配不合格率推移图 装配不合格率高,原因是上半年生产人员变动频繁,新员工操作技能不熟练。 针对此现象: 1.由生产对新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指导,在线生产由老员工带新员工; 2.品质对生产员工培训品质意识,提高新员工的自检互检意识。 3.工程对工艺要求及操作手法对员工进行培训。 图表分析说明: PCBA全测不合格率推移图 成品抽检不合格率推移图 PCBA板不合格率超标 其主要体现在: 1.MTS-8010 YF-B635系列, 电子板为中讯通生产。 制程控制 1、KPI分析: 目标未达成原因分析如下: A、公司新员工较多,技能不足,导致品质不稳定; B、员工品质意识薄弱,未形成自检,互检能力及三不原则,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C、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标准不完善,导致部分项目的漏检和误检; D. 品质人员前后质量信息传达不联贯,对产品标准了解不够清楚,导致前段质量问题重复发生。 E、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不足,分析改善能力较差,问题的分析没有挖掘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不愿落实改善措施。 2、对策: A、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上岗,增强员工的品质意思,规范判定标准。 B、加强过程监控力度 C、完善作业指导书以及检验标准。 D、协助外协厂完善其质量控制系统,和外协厂定期检讨沟通产品质量问题。 E、品质部设立驻厂IPQC对外协厂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跟进加工厂改善不合格项,持续提升生 产直通率 F. 对品质部质检人员,进行系统化及案例培训,定期考核,提升专业知识,利用QC七大手法把控好产品质量关。 制程控制部分,我部在各个岗位设立专员监控,并且采用日志式记录,把当天的工作登记记录,采取周报和月报对当周或当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周/月工作计划。 生产异常处理 上半年度共接收品质异常报告45份,已回复45份,共解决40件品质 异常。 以下是上半年度发生的严重品质异常以及处理对策: 5月份前所生产的一批大线粘有焊锡。 在确认为助焊剂质量问题后立即更换助焊剂,此问题已得到解决。 6月份前所生产的一批铜包铝大线焊锡加热后易断。 在确认为新更换供应商质量问题后,立即对未生产的全数退回供应商, 已生产的加铜端子解决。并已淘汰该供应商。 装配生产MTS-E134 次品率占20%,分析主要原因为: 1.此批机蕊尼龙料收缩率高 ,导致五金铜件与塑胶件组装时不匹配。 2.端子接触不到导致不通电灯不亮。 客 诉 情 况 上半年度共接到客户投诉5次,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