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病(全)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塞综合征:与前同一患者腭部大的不规则的深溃疡形成 白塞综合征:舌部深溃疡,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 白塞综合征:舌部浅溃疡,形成表面纤维素覆盖 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病毒可能为诱因。 临床表现 年龄:青年~成人。 口腔:反复发病的口腔溃疡。 眼 :单纯性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视网膜炎,前房积脓,失明。 生殖器:睾丸,阴唇,阴茎溃疡。 皮肤:丘疹脓疱,毛囊炎,结节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等。 全身:周期性发热,头痛,关节痛,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症状,心肺也可受累。 病理改变:同RAU,以血管变化显著。 (九)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再発性壊死性粘液腺周囲炎) 又称腺周口疮 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瘢痕形成 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表现    年龄:20~50岁    性别:均等    部位:舌,软腭,咽,颊,唇    体征:溃疡大而深,直径5mm,病程1~2月,长者达1年。 病理改变 1. 上皮层:缺损,形成溃疡,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 2. 固有层:胶原纤维水肿、断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3. 粘膜下层:腺泡组织破坏,腺管扩张,腺上皮增生,严重时,小叶结构消失为淋巴细胞取代,肌层也可被侵犯。 (十)疱疹性口炎( Herpetic stomatitis,単純疱疹) 又称单纯性疱疹,Herpes simplex 牙龈疱疹性口炎:溃疡形成 腭部疱疹性口炎 唇部疱疹性口炎:溃疡及痂皮形成 疱疹性口炎:唇部皮肤与粘膜移行部小水疱成簇,部分小疱破裂,痂皮形成。 病因: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 )所引起。 临床表现:痒、刺痛或烧灼感—粘膜充血水肿— —出现疱疹—破溃、溃疡、结痂。 病理改变:1.上皮内疱形成 2.上皮细胞呈气球变形,胞核内有嗜 伊红性病毒小体(病毒包涵体)。 3.结缔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炎 细胞浸润。 疱疹性口炎:唇部皮肤与粘膜移行部小水疱成簇,部分小疱破裂,痂皮形成。 (十一)念珠菌病( Candidiasis, カンジタ症) 舌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假膜消失,溃疡形成 牙龈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 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 (雪口) 舌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雪口) 慢性萎缩性念珠菌(托牙性口炎) 念珠菌病:菌丝位于角化层或上皮外1/3处,与上皮表面垂直或呈一定角度。 念珠菌病:角化层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微小脓肿,棘层增生。 念珠菌病:上皮内微脓肿形成 念珠菌病:菌丝 念珠菌病:PAS染色菌丝 菌丝 寻常性天疱疮: 棘层细胞松散,解离,间桥消失呈游离状,棘细胞间液体积聚,形成小疱。 寻常性天疱疮:基底层与棘层之间,或棘层内形成水疱,称基层内疱,或上皮内疱(*)。 * * * 寻常性天疱疮(低倍):基底层与棘层形成上皮内疱,疱底可见不规则的乳头向上突起呈绒毛状(箭头)。 寻常性天疱疮:疱底呈乳头状突起,乳头表面均排列着单层基底细胞,上皮下密集炎细胞浸润。 寻常性天疱疮(细胞涂片,天疱疮细胞) 寻常性天疱疮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间IgG沉积,呈褐色网状) 寻常性天疱疮: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间IgG沉积,呈翠绿色网状荧光图形。 病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桥粒蛋白为本病的抗原。 桥粒钙依赖性粘附蛋白 附着斑蛋白 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s) 桥粒芯胶粘蛋白(desmocollins) 桥粒斑珠蛋白(plakoglobin) 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s) 桥粒 自身 抗原 临床表现 年龄:中年居多 性别:女性稍多 部位:软腭,颊,龈多见 体征:1 疱壁薄易破——糜烂 2 边缘扩展 3 尼氏征阳性 病理改变 1. 棘层松解及上皮内疱形成; 2. 天疱疮细胞; 3. 不规则乳头突起呈绒毛状,表面单层基底细胞排列; 4. 固有层中等炎细胞浸润; 5. 荧光环。 (六)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 Benign mucous membr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