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中考总复习化学教材过关训练燃料及其利用(附教师版解析)
教材过关七
燃料及其利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请你做出最佳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0广西南宁中考)2010年5月21日南宁市南国明珠歌剧院因电器线路短路打火引燃了舞台上的可燃物酿成火灾。下列材料属于易燃物的是
A.大理石 B.合成纤维 C.瓷砖 D.不锈钢
答案: B 解析:合成纤维一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有的还含有氮、氯等元素),容易燃烧。
2.2010年5月24日夜间,一辆油罐车在贝宁经济首者科托努以北500多千米的波尔加起火,事故现场发现了23具被烧焦的尸体,造成至少35人死亡,60多人受伤。这辆由科托努开往贝宁北部的油罐车因发生故障停在路边,附近的居民用管子偷吸油罐车里的汽油时,其中一人携带的油灯引燃了油罐车。人们通常所说的化石燃料是指
A.柴油、木材、煤气 B.汽油、柴油、煤油
C.酒精、沼气、氢气 D.煤、石油、天然气
答案: D 解析: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3.(2010北京海淀中考)北京的地铁站严禁携带、存放易燃品。为了提示人们注意,在地铁站张贴的图标应该是
答案: A 解析:四张图标的含义分别是:A.禁止放置易燃物;B.禁止吸烟;C.节约用水;D.禁止停车。
4.下列说法正确是
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放热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来自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石燃料是人类唯一可利用的能源
答案: C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有的化学反应表现为放热,有的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故A错误。人类利用的能量很多来自于化学反应,但是也有些能量并不来自于化学反应,例如利用电能等,故B、D错误。
5.(2010广东佛山中考,8)2010年5月,某市一铝材加工厂的抛光车间发生爆炸,导致几名工人严重烧伤。对爆炸原因的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A.抛光产生的铝粉形成了大量粉尘,车间除尘系统没有正常工作
B.车间内空间有限导致发生爆炸
C.铝粉短时间内燃烧,产生大量的热来不及释放,导致事故发生
D.自然规律,无法解释
答案: D 解析:爆炸产生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时产生大量热,这些热量使气体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膨胀,引起爆炸,在本题中铝粉所形成的大量粉尘即为可燃物。
6.(2010山东临沂中考)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烧;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③碳与氧化铜反应;④高温煅烧石灰石;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⑦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其中可用于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⑥ D.全部
答案: C 解析:①②两类方法虽然能生成二氧化碳,但燃烧需在空气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对仪器、装置的要求高而且复杂,燃烧生成的气体也难收集,故在实验室里操作性差;③④两类方法在高温下进行,操作不便;⑤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碳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反应逐渐停止;⑦反应剧烈,不易收集,并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⑧中二氧化碳不纯,含量低。
7.(2010广东佛山中考)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答案: D 解析:A选项,湿抹布可以降低温度;B选项,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可以使燃烧放出的热量迅速散失,从而降低温度。
8.氢气、碳、一氧化碳分别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生成二氧化碳 B.实验装置相同
C.都生成铜 D.都是置换反应
答案: C 解析: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A错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氢气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条件是加热,而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因此加热装置不同。
9.4.6 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对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3∶1
D.该物质一定不含O元素
答案: A 解析:根据水的质量求得氢元素为0.6 g,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得碳元素2.4 g,所以氧元素为1.6 g。其中C、H元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个人开通天然气委托书范本 .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MG-WD系列采煤机说明书.doc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pdf VIP
- 安全牛:API安全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统考科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吴门验方》学习笔记.docx VIP
-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教程》第四册(WELearn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