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体牙髓Questions.docx
牙体牙髓Questions
龋病
1. 用哪种数学单位表示说明人群中龋病发病的情况
*患龋率prevalence rate:调查一定时间点point一定人群中患龋的情况。
=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该时点的人口数*k
PS:k为基数。视状况而定。
*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新发龋病的频率。
=观察期间内新发生的龋病例数/同期内受检人口数*k
2. 用哪种单位表示人群中龋病的严重程度
*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反映龋病的严重程度。反映龋均的指数—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sing-filled,DMF。
①DMFT(tooth):指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数。不能对各牙面患龋情况比较。较有局限性。
DMFS(surface):指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面数。较DMFT较有敏感性。
3. 龋病的好发牙
恒牙列:(高)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下6下7上6上7,48上下前
乳牙列:(高)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颌前牙→乳下颌前牙。
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舌面。
4. 化学细菌学说与其它学说的联系
*化学细菌学说chemico-bacterial theory:龋病是由寄生于牙面的产酸细菌与口腔内的碳水化合物作用产酸,酸作用于牙,使牙中无机物溶解;蛋白水解酶则溶解有机物,即牙结构崩坏。
口腔微生物通过分泌酶或自身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
存在于牙面的碳水化合物是细菌代谢的底物。
产生的酸使釉质溶解,最终釉质完整性破坏。
釉质破坏后,牙本质无机物脱矿,细菌分泌的蛋白溶解酶分解牙本质基质,形成龋。
单一细菌不能致龋,龋损过程中由多种混合菌参与
龋病阶段:①酸使硬组织脱矿②蛋白溶解酶分解有机基质。釉质内只有脱矿过程,无蛋白质溶解。
*蛋白溶解学说proteolytic theory:龋病早期的损害首先发生于牙体的有机部位(釉质的釉板、釉丛、柱鞘、牙本质小管)。继发无机物脱矿。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protrolysis-chelation theory:细菌产生的蛋白溶解酶分解釉质中的有机成分→其分解产物具螯合特性→与钙离子螯合→无机物脱矿→龋病。
螯合:指金属离子与螯合剂通过配位键形式结合,形成一中高度稳定???化合物的过程。
*三联因素学说three primary factors theory:龋病是由细菌、食物、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
细菌:龋病是一种特异性细菌-致龋菌的感染性疾病,在牙面以菌斑形式存在
5. 主要致龋菌的作用机理
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
对牙面有较强的黏附力,易形成菌斑,在菌斑中发挥作用;
具有产酸性和耐酸性。致龋菌均能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使牙齿脱矿,在酸性环境中保持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能力;
有合成细胞内多糖与细胞外多糖的能力。致龋菌可产生胞内多糖(葡聚糖),加速菌斑的形成。致龋菌合成的胞内多糖在细菌缺乏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降解,为细菌提供能量,加强致龋。
致龋菌:1.变形链球菌
2.乳杆菌
3.放线菌
4.非变形链球菌
6.龋病病变程度的病理学表现
一.釉质龋enamel caries:指发生在釉质内的龋病病变。除根部外,大部分龋损始于牙釉质。为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非细胞反应性病变,表现为脱矿和在矿化。
A.平滑面龋smooth surface caries:多见于牙邻接面接触点下、颊舌面近龈缘牙颈部,多于牙菌斑沉寂所致。早期表现于牙表面白垩色不透明区,即釉质脱钙使光折射率改变。
[光镜]纵磨片—呈三角形。(外)表层、病损体部、暗层、透明层 (内)。
透明层translucent zone:于病损最前缘,和正常釉质相连,是龋损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
暗层dark zone:紧接于透明层表面,表现为暗黑色。为矿物盐再矿化区
病损体部lesion:是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从表层下一直延伸到近暗层。为釉质龋中脱矿程度最严重的层次。其釉质横纹及生长线较明显。
表层surface zone:位于釉质龋的最表面,是龋损首先受酸蚀的部位,但表现相对完整。
B.窝沟龋:龋病最好发部位。咬合面点隙裂沟是食物残渣、菌斑滞留区。呈环状围绕着窝沟壁进展,并沿釉柱长轴方向一致伸向深部的龋病,当病变进展超过窝沟底部时,侧壁病损互相融合,形成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潜行性龋损。容易进展到牙本质,即临床上检查无明显龋洞,但已有较大范围病变。与平滑面龋比较,窝沟龋进展较快,程度较严重。
二.牙本质龋dentin caries:可由釉质龋向深层及牙根部牙本质龋发展所致。首先,牙本质有机成分相对较高,即有机基质分解破坏;其次,牙本质层存在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