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要点分析.pptVIP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充内容: 5.西南: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4.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漠西蒙古贵族噶尔丹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阴谋分裂祖国。 三征噶尔丹: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1690 进军漠南(乌兰布通) 1696 远征漠北(昭莫多) 1698 清除残部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三大措施: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金瓶掣签 清军入关后,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到京朝贺,顺治帝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西藏另一个宗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雍正帝时,正式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为妥善解决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还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按喇嘛教的说法,在达赖和班禅逝世时出生的男孩,为他们的“转世灵童”。以往,达赖、班禅转世制度很不严密,常常出现几个同时出生的男孩争夺转世灵童地位的矛盾。为了防止这一弊端,乾隆帝颁发金瓶,由驻藏大臣将找到的“灵童”们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投入金瓶中,由喇嘛诵经后,经驻藏大臣主持,摇动金瓶抽签。中签的灵童,报中央政府批准后,即为合法的继承人。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6.北方:多伦会盟,加强与蒙古各部的团结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三.影响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策措施,较以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抵制外来侵略 册封班禅,加强管理 征蒙古,平叛乱 抗沙俄,定边疆 收台湾,固海防 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康熙字典》 文化 治理黄河,改革赋制,厉行节俭 经济 除鳌拜,立权威 政治 平三藩,扫割据 军事 结论 措施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康熙历史轨迹中的败笔 1)对内加强专制; (文字狱、设南书房) 2)对外轻视西方。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封建统治显示优越和潜力,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 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康熙自评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我们如何全面认识康熙帝,给他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呢? 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问题 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点 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称颂——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1、机智果敢。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秩序。 2、维护并巩固了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和准葛尔贵族葛尔丹的叛乱,派兵攻入台湾设立台 湾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组织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签定《尼不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3、学识渊博,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 4、重视农业发展。实行更名田制度和摊丁入亩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拉开了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的序幕 另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重新评价——延误了历史的进程 认为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因循误国。所谓的“康乾盛世”只能说是落日的余辉。 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一个巨变时代,却拒绝了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在人为的延长已经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给中国近代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 从康熙所处的时代来看,康熙即位前后,中国和世界都处于新旧交替的紧急关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已经达到了中国的邻邦,俄国势力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正中形势对于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能借机了解西方,加快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社会改革,率先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强国,就可以避免近代中国的厄运. 从当时中国的情况看,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到康熙时,正在逐渐滋长,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说明中国具备了社会变革的一定的经济条件.其次,当时中国的封建政治思想体系也面临者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一方面清朝入主中原使”华夷有别”\”以夏变夷”论不攻自破;另一方面以顾炎武\李贽等人为代表,中国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这些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不谋而合,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