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电—古老而年轻的命题 在公元前的希腊,人们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小物体。 我国东汉时期王充所著《论衡·乱龙篇》里“顿牟掇芥,磁石引针” 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将基本停顿研究的静电又重新捡起。 —静电是相对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流电来说的,宏观上指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 标准术语是:物体表面不足或过剩的静止电荷。 (ST/T 10533-94) 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GB/T 15463-95) 静电现象和静电技术 静电现象 ⒈静电放电现象。 ⒉静电力学现象。 静电技术 1. 静电防护技术。 2. 静电应用技术。 静电的产生 接触分离带电 不同物质,其原子的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 不同的原子(包括原子团和电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 当两种物质紧密接触时,其间会发生电子转移,并包含着能量的传递。因此,两种物质接触时,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层电荷(双电层),它们的电位差,就叫接触电位差。 摩擦带电:就是通过实现较大面积的紧密接触而产生双电层,使之带电。 静电(Electrostatic)的产生 吸附带电—水滴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而带电。 感应带电—不仅导体在电场中会感应起电,电介质在电场中也能感应起电。 压力起电—压电效应;压电陶瓷。 热起电—热电耦。 电解起电—电化腐蚀;电池。 带电序列 按照两种接触物质间双电层的极性,把带正电的排在前面,带负电的排在后面。依次排列下去,可以排成一个长长的序列,就叫做静电起电序列。 如: ⑴. +玻璃—头发—尼龙—羊毛—人造纤维—绸—醋酸人造丝- ⑵+石棉—玻璃—云母—羊毛—铅—镉—锌—铝—铬—铁—铜—镍—银—金—铂- 人体静电 人在活动过程中,衣服、鞋、携带的工具等与其他材料(如空气)摩擦等都可能产生静电。 人在活动或工作产生的电压值:(见下页附图) 人体是导体,仍然遵循导体带电的一般规则。 感应带电、摩擦带电、传导带电、吸附带电等是一个独立的,电压经常在变化的,随时会引起破坏力的带电体。 人在无防静电防护活动时的电压值 静电的消失(带电体自身消失静电) 任何物体所带的静电如果没有外来的补充,终将会消失。 静电中和 ①常温常压下,空气中所具有的带电粒子所中和。 ②带电体本身与周围导体的放电。 静电泄漏 绝缘体表面泄漏和绝缘体内部泄漏。 二、 静电危害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静电力学效应造成的危害—生产的障碍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热效应造成的危害—危险场所的点火源和引爆源,微电子器件的损伤源 高压静电场引起的介质击穿和潜在危害 ESD的电磁效应是信息化时代电子装备的主要危害源之一 ESD对人体电击可造成“二次”危害事故 静电感应放电引发事故 形成静电危害的条件 产生并积累起足够的静电,形成了“危险的静电源”,以至局部电场强度达到或超过周围介质的击穿场强 ,发生静电放电; 危险静电源存在的场所有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 并达到爆炸极限,或有电火工品、火炸药之类爆炸危险品,或有静电敏感器件及电子装置等静电易爆、易损物质; 危险静电源与静电易爆、易损物质之间能够形成能量耦合并且ESD能量等于或大于前者最小点火能或静电敏感度。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一个不成立, 就不会有静电危害发生。 静电危害形态种类比较 日本静电事故分类 三、静电防护 静电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引起爆炸。电击工作人员、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时才去控制,否则也没有必要。 1.遵照静电防护原则,为防止静电危害,可采取如下对策: ⑴. 控制静电起电率防止危险静电源的形成、减小静电起电率的主要方法有: ①减少物体间摩擦; ②控制物体间的接触分离速度和次数,同时使物体的速度缓慢变化 ③缩小接触分离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压力; ④不要急剧剥离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的物质; ⑤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光滑的状态; ⑥合理搭配使用摩擦带电序列中位置靠近的材料; ⑦纯净气体避免混入杂质等异物微粒。 2. 增大电荷消散速率防止电荷积聚 增大电荷消散速率的主要方法有: ①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 ②合理的静电接地和搭接,使物体保持有静电泄露通道; ③使用导电或防静电材料或使用抗静电剂使物体表面电阻减小,电荷能够通过接地装置很快泄漏; ④使用离子风等静电消除器,中和带电体上的电荷,以提高电荷的消散速率,使危险静电源不能形成。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ELIXI德力西DT(S)SF606 三相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8费率)20240621.pdf
-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正文.docx
- 引擎培训-运维4.0.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配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VIP
- 锅炉原理课件:第七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ppt VIP
- 引擎培训-运维2.0.docx VIP
- 古代诗人名人高适人物介绍PPT.pptx VIP
- (正式版)C-J-T 298-2008 城镇供水营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docx VIP
- 贵州片区设备运维线路 转正考试题.docx VIP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7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押题密卷6.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