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绍妃《焦耳定律》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第4节 焦耳定律 授课教师:武绍妃 生活中的物理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一、电流的热效应 讨论1:红外线灯的灯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 为什么灯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 不发热。为什么? 提出问题  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 哪些因素有关? 讨论2:假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用电 器,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 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为什么? 猜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实验方法: 探究1: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设计实验 R1 R2 控制变量法 探究1: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 R1 = 2Ω R2 = 4 Ω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设计实验 R1=2Ω R2 = 4 Ω 观察实验 得出结论: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R1=2Ω R2=4Ω 液柱上升较少 液柱上升较多 探究2: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的关系,要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 设计实验 R1 R3 R2 探究2:研究电热与电流关系 设计实验 I = 2I1 I A R1 = 4 Ω R3 = 4 Ω R2 = 4 Ω I1 R1 = 4 Ω R2 = 4 Ω R3 = 4 Ω 观察实验 得出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R1=4Ω R2=4Ω 液柱上升较多 液柱上升较少 R3=4Ω 焦耳在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斯 特,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酒劳动,没有受过正 规的教育。青年时期,在别人的介绍下,焦耳 认识了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给予了焦 耳热情的教导,焦耳向他虚心的学习了数学、 哲学和化学。他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了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索福特逝世。后人为了纪念焦耳,把功和能的单位定为焦耳。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 = I2Rt?   3.单位:Q—焦耳(J) I—安(A),R—欧(Ω),t—秒(s) 二、焦耳定律 Q = I2Rt =(0.6 A)2×60 W×300 s = 6 480 J   :一根 60 Ω 的电阻丝接在 36 V的电源两端,在 5 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答: 在 5 min 内共产生 6 480 J 热量。 解: 例题 I =  =   = 0.6 A U R 36 V 60 Ω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Q = W = UIt = I2Rt   如:电暖器,电熨斗,电炉子等。 4.电能和电热关系  (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电能 内能+机械能   Q热W 1.电热的利用 利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 用来加热   电热器的优点: 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