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小板-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苏州大学医学院阮长耿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Atherothrombosi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不可预知)破裂(破裂或侵蚀),导致血小板激活以及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进展 – 一种普遍而发展的疾病过程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通常发现于一处以上的动脉血管床*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是全世界的主导死因?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显著缩短寿命 动脉粥样血栓形成中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损伤反应” 假说 平滑肌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基础. (1973, Ross Glomset) 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环节. (1986, Ross) 内皮和平滑肌的各种损伤导致炎症性纤维增生反应 (1993, 1999, Ross) 炎症反应 内皮剥蚀和/或功能障碍 对血浆成分——脂质和血细胞的通透性增高 激活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atherogenesis)过程的主要步骤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atherogenesis)过程的主要步骤 一个动脉粥样硬化病灶 稳定与不稳定斑块的特点 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 C反应蛋白 MMPs CD40配体 IL-6 NF-κB 食糜酶 冠脉内血管镜 冠脉内斑块温度测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动脉管腔内的凸起斑块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血管内占位性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事件的发生主要决定于斑块的病理生理学特性——破裂倾向和诱发血栓形成。 脆性斑块的病理学特征 以液态胆固醇酯为主的脂质核较大,占斑块40%以上; 多为偏心性病变; 纤维帽较薄,其厚度小于150μm; 局部炎症细胞浸润较重,包括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 纤维帽中平滑肌细胞极少; 斑块基底部有大量新生微血管等等。 决定斑块脆性主要是核的大小、帽的厚度和炎性浸润三个因素。 血小板产生的炎症调节因子 脆性病人是指:有脆性斑块,易破裂;有脆性血液,易形成血栓;有脆性心肌,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这3个病理因素共同存在者。 脆性斑块及脆性动脉的诊断:①活动性炎症;②大脂质核和薄纤维帽;④裂隙损伤斑块;⑤严重狭窄。 脆性(血栓源性)血液的诊断:①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血清标志,;②高凝状态。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动脉粥样血栓形成事件 ADP receptors:The ATP-gated channel P2X1;Two G Protein-coupled P2Y1 P2Y12- P1X1 P2Y1 are involved in platelet shape change and weak activation.- P2Y1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leted aggregation and targeted by 波立维 波立维和阿司匹林之间的作用互补 波立维临床研究简表 氯吡格雷抗炎作用的现有临床证据 (Athero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全身性炎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血管多种病变引起的复杂的炎症反应的最终结果,涉及: 内皮炎症性激活 炎性白细胞, 血栓形成刺激的来源 平滑肌细胞, 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前体物和炎症反应放大的来源 血小板作为炎症介质 抗人P-选择素(GMP-140)单克隆抗体(Nouv Rev Fr Hematol 1990;32;231-5) 名称:SZ-51 种属:Balb/c小鼠 类型:IgG1 免疫用抗原:凝血酶活化人血小板 注:--该抗体识别还原及非还原P-选择素 --该抗体靶向CD62p并经第5届人白细胞 分化抗原大会证实 (1993年11月波士顿) 检测方法:流式细胞术。 参考值:15.3±8.5%(PLA/L)瑞典报道 。 临床意义: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是更敏感和更特异的血栓标志物。 胸痛急诊(N=93) PLA P-Sel ------------------------------------------------------- AMI (N= 9) 34.2* N 非AMI(N=84) 19.3 N Normal ( N=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阻焊的原理.ppt VIP
- 机械设计与创新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选型原则步骤及实例 【课件】任务6.1.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选型原则步骤及实例.pptx VIP
- 一建【建筑】口袋里的建造师-周超【完全版】.pdf VIP
-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及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疗专家共识.docx VIP
-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音乐学院.pdf
- 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措施.doc VIP
- 燃气锅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表.doc VIP
- (2023秋)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前后、左右》PPT课件.pptx VIP
- 课程设计与授课技巧.pptx VIP
-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MAS and SOJIA.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