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初筛技术技术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恶性肿瘤初筛技术 主讲:蔡少鹏 关键词:初筛 * 不是癌症的最终确诊手段 * 提早十几年预警:身体的某部位出现了一 定程度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须引起重视 * 使用定位:丰富了体检的内容(达到普及 化) 防癌隐血筛查试剂之技术平台 癌症的预防 属预防医学的范畴 癌症的三级预防 一 级 预 防 二 级 预 防 三 级 预 防 病因学预防:通过消除致癌病因或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来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能使我们获得最佳的治疗时机。 治疗:对所有的(包括中、晚期)癌症病人争取最佳疗效,为病人应努力减轻其痛苦,延长其寿命。 推 论 彻底防治癌症的根本出路 —— 二级预防 ? 依 据 在 哪 里 癌,是怎么来的? 属于基因疾病; 发生是多原因、多基因、多步骤突变的结果; 各种内外致瘤因素的长期作用,体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基因失常,基因表达紊乱 癌的发病历程 细胞增生 1g肿瘤 经过30次倍增 10 – 15年 早期肿瘤 1000g肿瘤 经过10次倍增 多则几年,少则几周 中\晚期肿瘤 总 结 1.癌症的全程发病史:将近20年的时间 2.早期癌症:漫长的10-15年 中晚期癌症:发展速度无止境地增快 10-15年的时间,给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若能利用有效手段做到癌症的早期发现,癌症的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癌,并不可怕 早期发现癌症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 —— 世界卫生组织 现实情况 癌症死亡率 仍在急速爬升 对早期癌症的发现,属于世界性难题 患者不觉 医生不晓 当前医院里通行的肿瘤检查方法 1.影象学:如B超、X光、CT、MRI 2.内窥镜:如电子胃镜、膀胱镜、直肠镜、支气管 镜等 3.生化检测 4.病理学 缺憾:未能普及 一:观念问题 二:操作复杂 三: 成本高昂 四:局限性大 很久以来,全球医务工作者一直孜孜以求地在癌症早期发现技术层面,朝着准确、简便、无痛苦、价格低廉、不受时间地点制约、可自查自检的方向努力,而造福于人类 —— 隐血初筛技术 —— 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之重大突破 人类征服癌症的历史性推动 秦德兴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前副院长 从事肿瘤外科40余年 认证:数十年的精心研究和试验,其科技成果为国家 “九五攻关项目”、荣膺国家知识产权局“实 用新型专利证书”、被卫生部列入“十年百项 成果推广计划” 结论:在早期肿瘤出现的第一 时间,用更便捷的方 法、更高的灵敏度、更 便宜的价格,发现它的 存在位置 隐血初筛技术 -- 作用机理 1.筛检范围: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 (癌的80%发病率都在空腔脏器) 2.从病因学中看筛检: 黏膜 癌细胞聚集 代谢物、分泌物、排泄物 受损 溃破 糜烂 渗血 看不见、无知无觉 隐血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