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民族文物苑分析 小组成员:陶梦凡、周玙番、菜智威、孙伟 指导老师:黄一鸿 班级:14级景观设计 目录 民族建筑 侗族风雨桥、鼓楼 瑶族竹楼 苗族吊脚楼 壮族干栏式建筑 民族工艺 舂米房 铜鼓石雕 铜镇塑像 风雨桥(wind-rainbridge),是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 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 瑶族竹楼 墙面上的竹编墙及楼面上的拼花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竹楼分两层:第一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第二层为住居,室内分三间,前面是厅堂兼客房,后面是卧室,两边有阳台,还附有卫生间。竹楼在坡顶,有居高临下之势。 苗族吊脚楼 壮族干栏式建筑 其具体构筑办法是用竖立的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竹、木质大小龙骨作为承托地板悬空的基座,基座上再立木柱和架横梁,构筑成框架状的墙围和屋盖,柱、梁之间或用树皮茅草或竹条板块或用草泥填实。 铜鼓 鼓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约600多斤。铜鼓是铜锡合金铸成的一种特殊乐器,是古代壮族人民跳舞娱乐,拜神祭祀,练兵打仗时助兴的工具,更是贵族和头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舂米房 舂米房为壮族人家所必备,在壮乡没有电时代,舂米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日所有大米全靠米房舂碓。 民居 苗族芦笙柱 芦笙柱,是广西融水苗族村寨立在芦笙坪中央的柱子,柱顶立有一只寓意吉祥的鸟,柱身盘着一条金龙,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团结向上。 铜镇塑像 石雕 铜鼓石雕 谢谢观赏! * 侗族鼓楼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 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 放生池 枯山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