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输入压力史和流量史参数以及其它静态参数; 2、计算导数,流动期识别; 3、选择解释模型,生成样板曲线,进行双对数压力及其导数曲线的拟合; 4、进行无因次霍纳曲线的拟合;进行压力史曲线拟合; 5、输出解释结果参数,编写解释报告。 13、试井软件解释的基本步骤 单击并拖动Test Well至P01位置处,通过单击添加井位图标,依次Well#2-Well#n。双击每口井可以修改井位坐标和流量史数据。 单击添加边界按钮,可以任意输入形状的油藏边界(任何一点位置输入错误,单击ESC键即可),输入结束时双击鼠标即可封闭边界。 单击Voroni网格图标用户可以进行网格剖分,单击“Setting”图标可以设置网格形状等。 单击“Generate”按钮,进入主解释窗口,选择Production#1进行解释,可以看出,约100小时后,压力进入拟稳定流动状态。 单击“2DMap”标签,单击生成Voroni网格图标可以看见网格分布。 单击“Generate”,可以看出模拟的压力变化与试井设计生成的压力响应完全一致。 单击动画显示图标,可以动画显示油藏区域的压力变化,单击3D显示图标,也可以显示油藏区域的三维压力变化。 单击2DMpa,改变油藏区域形状。 以前面解释为基础,新建一个试井解释SmallRect,重新生成Voroni模型(不选Pressure Field),可以看出压力响应特征发生变化。 单击2DMap,将油藏区域形状恢复为矩形,然后在井周围添加一条不封闭的断层。 单击Model图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其压力响应。 返回2DMap,添加第二条断层。 西36井处于一个长约800m,宽约600m的储层中,其中井周围渗透率达到了2.5md,表皮系数为-4.3,外围储层渗透率为0.9md ,分析认为主要反映了较好的压裂改造效果。 实例演示 地质模型(平面图) 600米 800米 定压边界 (3)水平井模型流线 初始径向流:压力影响还未达到顶底界面 拟径向流:压力波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水平井范围之外。 (4)典型曲线—水平井模型 双对数压力及导数曲线 ①表示初始径向流结束的大致时间;②表示拟径向流开始的大致时间。 (4)典型曲线—水平井模型 半对数压力曲线特征 半对数曲线早期反应的是初始径向流(当井不位于油层中不时,还可能出现第二径向流),后期反应的是拟径向流直线段。 (a-b)续流段; (b-c)垂直径向流; (d-e)垂直于井筒的拟线性流段; (f-g)水平拟径向流。 (4)典型曲线—水平井模型 (5)水平井实例 罗家11H稳定试井后关井双对数拟合分析图 (1)物理模型 对于厚油层(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而言,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往往只射开油层的某一部分,此时,井底附近的流动会增加一个附加阻力,即打开不完善造成的井壁阻力,使表皮系数增大,而且还会出现球形流动或者半球形流动。假设油层的横向渗透率为KH,纵向渗透率为KZ。 9、地层部分射开模型 9、地层部分射开模型 (2)双对数压力及导数曲线 (a-b-c)段为井筒储集影响段,与一般的均质油藏相似; (c-d)段为局部径向流段,即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共同作用,形成“局部径向流”,导数曲线出现水平直线段; (d-e)段为球形流段,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球形流动会明显发生,形成“球形流”或者“半球形流”,球形流在导数曲线上表现出斜率为-0.5的直线段; (e-f)段为地层径向流段,导数曲线上表现出坐标值为0.5的直线段。 半对数压力曲线特征 在半对数曲线上明显出现斜率为m1的局部径向流和斜率为m2的整个油层的径向流。 9、地层部分射开模型 不同渗透率比值对压力变化曲线的影响 KH/KZ值越大,则地层产生局部径向流的可能性越大,维持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则产生局部径向流的可能性越小,产生“球形流”的时间越早。 9、地层部分射开模型 在试井模型假设中,都假设流体是“微可压缩”的,且其“压缩系数为常数”,粘度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但是气体的粘度和压缩系数都是压力变化的函数,真实气体的偏差系数Z也是压力的函数。因此,用于油水渗流时压力变化的方程不能应用于气体渗流,为此,通过引入“真实气体势函数”,或者称为“拟压力”,将气井压力换算成拟压力,就可以将常规油、水井的试井解释方法用于气井试井解释。 拟压力定义: 气体渗流方程: 10、气井解释 (1)气井试井中的拟压力 利用数值积分方法—梯形法计算拟压力: (1)气井试井中的拟压力 1、当把气井压力转化为拟压力后,气井的不稳定试井解释步骤与油井一样; 2、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若气井的井底压力小于13.8MPa,此时粘度与偏差系数的乘积几乎是一个常数,此时可以用压力平方来代替拟压力进行试井解释; 3、在整个测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