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docVIP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doc

成都市 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A.C.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童心本是心灵的起源,但随着感知的范围不断扩大,很多理性的道理进入心灵,人的内心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渐渐失去童心。 B.作者将圣人和一般的读书人对比,以此说明童心的存在与读书多少并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守护。 C.作者认为,文章只要出自童心,即使是科举八股文,也可以被人们认可,世人不必一味地推崇六经、《语》、《孟》。 D.作者认为,六经、《语》、《孟》都是门徒后学胡乱记载、断章取义而成,因此并非圣人之言,不能表达发自童心的真理。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5分) (2)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5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调歌头①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⑦,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淳熙五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写下这首《水调歌头》。②“应答龙鱼悲啸”语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意即波涛汹涌之声是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请简要分析“寒眼乱空阔”一句中“寒”字的妙处。(4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杜甫《旅夜书怀中的“ ▲ , ▲ ”用比喻手法写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 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 ▲ ”两句强烈地抒发了对秦统治者横征暴敛及挥霍无度的愤慨和无奈。 (2)朝搴陛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李白《蜀道难》中用“ ▲ , ▲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 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 ▲ , ▲ ”用通感手法写出了塘中月色的和谐。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锐 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7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