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好题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J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J
1. 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年 29 24 47年 30 24 46年 37 26 37年 38 27 35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土地兼并的趋势[2014·江苏卷]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 )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8.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 )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B.②④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 )世纪70年代 世纪80年代世纪90年代 世纪20年代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
A.原料供应不足B.发展速度迅猛C.资本明显短缺D.地区分布失衡
12.《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 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13.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
年份 进口 出口 1885年 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 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 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 471 50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 D.一战的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14.[2014·福州质量检测]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6. (13分)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