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人工神经网络演示文稿
人工神经网络是集脑科学、神经心理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是近年来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人脑的组成机理和思维方式,探索人类智能的奥秘,进而通过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工作模式,使机器具有类似人类的智能。它已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等多个方面得到应用,成为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活跃领域。本章将简要介绍神经网络基本的概念、模型以及学习算法。 9.1.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称之为生物神经元,简称神经元。神经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细胞体;(2)轴突;(3)树突; (如图9.1) 9.1.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 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 人工神经网络(简称ANN)是由大量处理单元经广泛互连而组成的人工网络,用来模拟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这些处理单元我们把它称作人工神经元。 人工神经网络(ANN)可看成是以人工神经元为节点,用有向加权弧连接起来的有向图。在此有向图中,人工神经元就是对生物神经元的模拟,而有向弧则是轴突—突触—树突对的模拟。有向弧的权值表示相互连接的两个人工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2. 人工神经元的工作过程 对于某个处理单元(神经元)来说,假设来自其他处理单元(神经元)i的信息为Xi,它们与本处理单元的互相作用强度即连接权值为Wi, i=0,1,…,n-1,处理单元的内部阈值为θ。那么本处理单元(神经元)的输入为 (a)阈值型 (b)分段线性型 (c) Sigmoid函数型 (d)双曲正切型 图 常用的激发函数 阈值型函数又称阶跃函数,它表示激活值σ和其输出f(σ )之间的关系。阈值型函数为激发函数的神经元是一种最简单的人工神经元,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M-P模型。 线性分段函数可以看作是一种最简单的非线性函数,它的特点是将函数的值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其输入、输出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线性关系,一直延续到输出为最大域值为止。但当达到最大值后,输出就不再增大。 S型函数是一个有最大输出值的非线性函数,其输出值是在某个范围内连续取值的。以它为激发函数的神经元也具有饱和特性。 双曲正切型函数实际只是一种特殊的S型函数,其饱和值是-1和1。 3.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中,各神经元的不同连接方式就构成了网络的不同连接模型。常见的连接模型有: 前向网络。 从输入层到输出层有反馈的网络。 层内有互联的网络。 互联网络。 4.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分类 按性能分:连续型和离散型网络,或确定型和随机型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有反馈网络和无反馈网络。 按学习方法分:有教师的学习网络和无教师的学习网络。 按连接突触性质分:一阶线性关联网络和高阶非线性关联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能较好的模拟人的形象思维。 (2)具有大规模并行协同处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联想能力。 (5)是一个大规模自组织、自适应的非线性动力系统。 9.1.3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产生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 高潮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 低潮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9.2.1 感知器模型 感知器模型是美国学者罗森勃拉特(Rosenblatt)为研究大脑的存储、学习和认知过程而提出的一类具有自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它把神经网络的研究从纯理论探讨引向了从工程上的实现。 Rosenblatt提出的感知器模型是一个只有单层计算单元的前向神经网络,称为单层感知器。 教材中图9.5所示的即为一个单层感知器模型。 9.2.2 单层感知器模型的学习算法 算法思想:首先把连接权和阈值初始化为较小的非零随机数,然后把有n个连接权值的输入送入网络,经加权运算处理,得到的输出如果与所期望的输出有较大的差别,就对连接权值参数按照某种算法进行自动调整,经过多次反复,直到所得到的输出与所期望的输出间的差别满足要求为止。 为简单起见,仅考虑只有一个输出的简单情况。设xi(t)是时刻t感知器的输入(i=1,2,......,n),ωi(t)是相应的连接权值,y(t)是实际的输出,d(t)是所期望的输出,且感知器的输出或者为1,或者为0,则单层感知器的学习算法请参见教材P325 9.2.3 线性不可分问题 单层感知器不能表达的问题被称为线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