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笔记重点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神话的概念: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二、神话的保存: 中国在远古时代可能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经过口耳相传大部分没能够保存下来,只是在一些古代文献如《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等古籍保存了许多零零星星的神话传说。 三、《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山海经》是保存远古神话最多的古籍。这部书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末期或西汉初期。关于它的作者以及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它是一部地理书,鲁迅说它是一部“巫书”。不管怎么说,它里面保存了很多远古神话,其中有不少神话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它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1.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地” 《绎史》卷一《开辟原始》引《五运纪年历》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2.世祖神话  《淮南子》中“女娲补天”;《诗经·生民》中周民族始祖后稷(作品选P55) 3.洪水神话  《山海经》中“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作品选P2) 4.战争神话  《山海经》“黄帝擒蚩尤” 5.英雄神话  《山海经》“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淮南子》“后羿射日” 6.传奇神话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以及“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国”等的故事。 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1.深重的忧患意识。《山海经》 2.厚生爱民意识 。女娲、后稷、黄帝、炎帝 3.反抗精神 。精卫、刑天 神话的基本特征: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4.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上古神话的实质 神话是原始人类的综合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和解释,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 神话的文学意义 1.(神话原型)神话中所蕴含的那种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如刑天、精卫、大禹治水),那种厚生爱民的意识,曾经激励了无数的志士仁人为理想而奋斗。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原始精神,又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精神动力。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2. (创作素材)神话故事、神话素材常常被后代文学家所利用,创作出新的、具有特异色彩的作品。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中降妖除怪的故事、《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描述等。 上古神话的演变——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 1.历史化 这可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曲解、改造神话有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儒家后学也多讲究经世致用之学,所以煞费苦心的改造神话,使之化为历史。 《韩非子》中记鲁哀公问孔子“夔一足”的问题,孔子解释为“夔非一足也,夔有一,足矣”。 2.文学化 神话流变为寓言是文学化的主要表现。神话本身含有一定的哲理,后世思想家为宣言自己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常将神话改造为有所寄托的寓言,神话便文学化了。在先秦诸子著述中,尤其是“寓言十九”的《庄子》中,寓言不胜枚举,如“鲲化为鹏”、“倏忽与混沌”、“藐姑射之仙”、“列子御风而行”、“望洋兴叹”等。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这里,庄子把植根于原始思维的神话,加工改造为别有寄托的寓言,宣扬道家“顺物自然”、“天道无为”、“逍遥无为”的主张。 3.宗教化 神话与原始宗教有如孪生兄弟,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含有宗教的因素,易为宗教所利用。神话流为道教的仙话,就是神话宗教化的具体表现。西王母神话逐渐演变为仙话,就是其典型实例。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 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2.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