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B、叶面积组成有所改善 钵苗机插稻叶面积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更高,无效分蘖所占比例少,有利于有效分蘖生长健壮,提高群体物质生产力。 表20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群体叶面积组成 (3)物质生产能力强 A、各生育时期干物重积累量大 各时期单茎干物重和群体干物重均以钵苗较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21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和群体干物重 B、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强 拔节前,钵苗机插水稻群体生长率低于毯苗,而拔节后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 钵苗机插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量达512.1kg/667m2,占产量和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78.4%和34.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表22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群体生长率及抽穗-成熟期物质积累量 (4)光合势大、净同化率高 光合势: 拔节前,没有明显差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期两时期钵苗机插水稻光合势分别较毯苗高出2.7%和5.2%,总光合势高出3.8%。 净同化率: 移栽至拔节期差异不显著;拔节至抽穗期钵苗机插水稻净同化率高于毯苗;抽穗后钵苗机插水稻净同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 表23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粒光合势与净同化率 (5)抽穗后根系活力强 钵苗机插稻抽穗期和乳熟期颖花根流量、实粒根流量和粒重根流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 颖花根活量,两时期均极显著高于毯苗,分别较毯苗高20%和14.2%。 表24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根流量及根活量 (1)源库更加协调,粒叶比大 粒叶比各项指标均表现为钵苗>毯苗的趋势,且差异显著。 单位叶面积所负载的库容更大,光合环境更优,灌浆物质积累更多,源库流更加协调,粒叶比也较高。 表25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粒叶比 6、利于群体源库协调,改善群体生产的安全性 钵苗机插水稻基部各节间的抗折力均极显著高于毯苗,倒伏指数则极显著小于毯苗。 钵苗机插水稻各节间抗折力强,弯曲力矩大,抗倒伏能力显著强于毯苗。 表26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基部节间倒伏指数 (2)抗倒性能力强 (二)开发应用钵苗机插稻的技术路线、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 1、研发应用的技术路线 要发挥钵苗机插优势,使这种机械与农艺很快推广,并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形成亮点,发挥重大作用,必须走高产超高产之路。而走其他的路径,可能都不会很理想。为什么? 1、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表明,钵育机插水稻有诸多特性特征,有利于高产、超高产栽培。实践上必须充分利用。 2、若不能稳定高产超高产,就不足以说明机械的先进性。钵苗机插技术在毯苗机插后生,也只有高产超高产,才能显示出钵苗机插技术的优越性,才有生命力。 要以超高产开路,实践中抓住培育标准化壮秧的核心技术是关键的关键。 2、高产栽培的关键农艺 关键技术环节一:培育壮秧 培育标准化壮秧是钵苗机插超高产的重中之重,是最基础、最根本、最前提的核心技术。 只有培育“齐、匀、壮”的标准化壮秧,才能保证机插后田间群体的均衡性、一致性 钵苗机插穴数少,须利用个体优势提高产量,只有标准化壮秧才能发挥个体优势,达足穗和壮秆大穗,实现高产超高产 钵苗机插不能漏穴,只有培育成苗率高(≥90%)的标准化壮秧,才能保证田间栽插穴数和足量基本苗,才能创造超高产 壮秧利于培育抗倒的高产株型与群体结构,才能稳定实现高产超高产 壮秧在适宜偏少的基本苗条件下,能快发根、快生长,从而节省肥料,提高肥效与其他的投入效果,才能高产超高产 (1)为什么要培育标准化壮秧? 秧龄30d左右,叶龄4.5-5.0 苗高15-20cm,单株茎基宽0.3-0.4cm 平均单株带蘖0.3-0.5个 白根数13-16条/株,发根力5-10条/株 百株干重8.0g以上 钵体重5g左右 成苗孔率 平均每孔苗数 植株带蘖率 图8 钵苗插秧移栽苗(4.5叶龄) (2)壮秧标准 常规粳稻 3-4苗 杂交粳稻 2苗 杂交籼稻 1.5-2苗 常规稻≥95% 杂交稻≥90% 常规稻≥30% 杂交稻≥50% (3)精确播种 每亩大田用盘35-40张 常规粳稻40张 杂 交 稻35张 常规稻每孔播种4-6粒;杂交粳稻2-3粒;杂交籼稻2粒 长61.8cm×宽31.5cm×高2.5cm,每盘448孔,孔径1.6cm 播育壮秧 播种机 秧盘 精选种子; 严格调试播种机,精播匀播; 钵内营养底土厚度稳定在2/3孔深,盖表土厚度不超过盘面,以不见芽谷为宜; 因品种类型确定每孔每盘播种量: (4)旱育化控 水分管理 1-3叶期晴天早晨叶尖露水少要及时补水; 3叶期后秧苗发生卷叶于当天傍晚补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