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海洋研究中心 黑潮圏研究群 簡介 -.ppt

亞太海洋研究中心 黑潮圏研究群 簡介 -.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亞太海洋研究中心 黑潮圏研究群 簡介 -

亞太海洋研究中心 黑潮圏研究群 黑潮及黑潮圏的特徵 水溫高(平均20℃) 約100公里寬 流速高,約3-4節 深度1000公尺以內 營養鹽含量少 地震活動頻繁,颱風多,動物棲地多 對沿岸海域(如東海)產生相當的影響 氣候變遷對黑潮區的影響 黑潮流速加快 極端氣候變化產生的機率升高(如豪雨,颱風或乾旱) 引起棲地的改變,生物分佈及迴游路徑及生殖期之改變 表層水體之層化現象更為明顯,上昇流減弱,引起深海中的營養鹽補充到表層的量減少,而改至基礎生產量之降低 執行情況 完成初步網頁之建構 國外科學諮詢委員著名生物海洋學家Timothy Parsons教授即將完成評審所有研究計畫 已進行貴儀器的申購 各子計畫已開始執行,六月中旬將舉行進度報告會議 已完成Marine science fellowship之核准手續,推動此計畫 已完成規畫七天之聯合探測航次,於本年度秋季前往南海北部黑潮支流到達的海域進行內波及渦流(eddies) 之研究,並邀請國外合作專家參加 達成頂尖中心之策略 * * Copyright ? Kuroshio research group Copyright ? Kuroshio research group Copyright ? Kuroshio research group 黑潮與台灣海峽,南海及東海在物理, 生地化及人為污染源方面之交互作用 黑潮圏內生物多樣性(含基因,物種及 生態系)之特徵 氣候變遷對黑潮圏內生地化過程 (process)及生物多樣性之影響 研究主軸 Copyright ? Kuroshio research group Copyright ? Kuroshio research group Copyright ? Kuroshio research group 推動黑潮相關研究 改善研究設備 成立軸心實驗室(海洋生物形態及細胞核心實驗室, 海洋生地化核心實驗室) 購置能提高研究層次的貴重儀器 國際化 與國際相關科學研究主流接軌 加強與國外傑出專家之研究合作 推動Marine science fellowship計畫,吸引國外研究人員前來中心參與短期研究,此舉亦可增加本校研究生的國際經驗 主辦國際性專題討論會(workshop)及研討會 推動特定海洋無脊椎動物類群生物多樣性之研究及人才培育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