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害虫学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害虫防治的历史和现状 将来:产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种植方式的变化、品种更换、 农药的更新换代,农村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等——作物害 虫新的变化,决定害虫防治是长期性、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 目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推动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为可持续控害 减灾、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体躯:头、胸、腹3个体段; (1)头部:口器、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0~3个); (2)胸部:3节—前胸、中胸、后胸,足(3对)、翅(2对); (3)腹部:9~11节、外生殖器、尾须(1对) 头式类型 触角类型 复眼的构造 单眼 (1)构造:简单似小眼; (2)类型:背单眼(3个)、侧单眼(1~6个)—分类依据; (3)功能:辩别光的方向、强弱; 咀嚼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或动物体液 特点:下唇延长为包藏口针的喙;上 、下颚特化为2对口针;上唇为三角形小片;具唧筒构造。 为害状:变色、斑点、虫瘿、畸形、生长不良等;传播病毒病。 刺吸式口器 足的类型 模式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型式——模式脉相(标准脉相)— 纵脉、横脉—翅室(闭室、开室)—分类依据 翅的变异(适应环境)——膜翅、鳞翅、毛翅、缨翅、覆翅、鞘翅、半鞘翅、平衡棒 1.5.3 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体壁:上表皮—蜡层、护蜡层—洗衣粉、乳剂—展布性和渗透性—提高防效; 外表皮、内表皮——亲水性——药剂(脂溶性、水溶性)如松脂合剂——介壳虫 虫龄增加、体壁厚度增加—抗药性增强——低龄期防治 惰性粉—硅粉、白陶土——磨损体壁—仓库害虫防治 几丁质合成—灭幼脲、扑虱灵、抑太保——不能形成新表皮—杀虫 消化系统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胃毒剂、拒食剂药剂——消化道——溶解(酸性胃毒剂—碱性胃液)——杀虫作用 苏云金杆菌——伴胞晶体——碱性液——活性肽——杀虫——鳞翅目幼虫; 拒食性:印楝素——蛾、蝶、甲虫等。 马氏管及其功能——4~6条、2条(蚧)、300多条(直翅目) 马氏管:中后肠交界处、基端部通入消化道、浸浴血液中的长形盲管; 功能:尿酸氢钾或尿酸氢钠从端部进入马氏管,刷状的原生质丝将水分及无机钾盐或钠盐 吸回到血液,使尿液PH下降,尿酸结晶由马氏管基端部进入后肠,与食物残渣从肛 门排出体外 其他排泄器官 (1)脂肪体细胞:贮存养料细胞、尿酸盐细胞; (2)围心细胞:位于背血管两侧,吸收血液中的叶绿素、胶体颗粒大分子物质——积贮排泄作用。 昆虫的血液及功能 血液:血细胞、血浆——绿色、黄色、无色 功能:贮存和运送养料、酶、激素及代谢废物; 吞噬、愈伤、调节体内水分含量; 传递压力——孵化、蜕皮、羽化、展翅及气管系统的通风作用。 杀虫剂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血液循环愈快,运载杀虫剂的效率愈高,杀虫效率愈大; 杀虫剂作用靶标常与循环系统无关; 杀虫剂破坏循环系统的表现:扰乱血液循环,如烟碱类; 破坏血细胞——无机盐; 降低心脏搏动率,减低血液循环压力——氰氢酸、除虫菊。 气体的交换 气体交换:扩散作用——氧气、二氧化碳的分压差 通风作用——腹部的收缩、扩张,帮助气体在气管内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杀虫剂——使昆虫呼吸率增加或抑制 代谢——酸性代谢及二氧化碳多,刺激呼吸——使用熏蒸剂时可增加二氧化碳——提高防效 构造——温度高,气门开口大,呼吸运动强——有利于熏蒸剂进入虫体 油乳剂阻塞气门,影响气体运送——昆虫窒息 昆虫的感觉器官 (1) 感触器 (2) 听觉器 (3) 感化器 (4) 视觉器 神经传导的过程 神经传导: 神经原内,神经原与神经原之间,神经原与肌肉之间的传导 突触:神经原与另一个神经原相接触的部位,内有小泡(乙酰胆碱),线粒体(酶) 反射弧:传导1次冲动的途径(感觉器-感觉神经原-联络神经原-运动神经原-肌肉等) 反射作用:传导1次冲动所引起的反应. 信息激素——外激素 外激素:由昆虫体壁特化的腺体(外激素腺体)分泌到体外的微量活性物质,影响同种其他个体行为、发育和生殖等。 类型(1)性外激素——蛾类雌性分泌,蝶类雄性分泌; (2)性抑制激素——蜂、蚁等抑制性器官发育 (3)标迹外激素——路线标记(杜氏腺)——社会性昆虫,蚂蚁等 (4)告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