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自己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江 源头:利川齐岳山龙洞沟 流向:自西向东切割鄂西群山 流经:利川市、恩施市、宣恩县、建始县、巴东县、长阳县、宜都市7县市, 归宿:至宜都市陆城街道注入长江。 干流全长423千米,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 清江注入长江处(宜都市) 第四课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课前预习 1、阅读导学案课前预知,理解相关概念; 2、读地图册,完成《区域地理》相关导学内容; 3、完成导学案探究学习1、2。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水系和水文) 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探究学习3、4、5 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流量大小;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③汛期及长短;④含沙量大小; ⑤有无结冰期;⑥落差及水能; ⑦流速大小 ⑧有无凌汛、断流等特殊现象; 河流的水系特征 ①河流的长度(流程)②流向; ③流域面积; ④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⑤河网密度; ⑥河道特点、河谷特点 湖泊水文特征: ①水量大小; ②水位(面积)变化情况 ③含沙量大小; ④结冰期有无长短 ⑤汛期季节长短; ⑥补给方式 ⑦含盐量高低; ⑧内流湖(外流湖) 水利开发 ①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水利枢纽、水电站 ②中下游:航运 ③灌溉 ①上、中游:水能梯级开发 ②灌溉 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拓展探究 ——水利1、2、3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并将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 库区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天然产卵场之一,原有11个产卵场,以忠县产卵场最大,蓄水后被破坏。白甲鱼、中华倒刺口、岩原鲤在渔获物种比例减少。三峡库区分布41种鱼类,其中2/5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受到极大的危害。铜鱼资源因不适应静水生态,资源明显下降。白鳍豚几乎灭绝,白鲟、中华鲟、达氏鲟、江豚、胭脂鱼等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175米试验以来,全库区发生新老滑坡变形200余起,塌岸百余处,不稳定库岸30公里,涌浪开始出现。库区22个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9324处,修建前为5512处,2003年蓄水后新增3812处。 三峡库区是巴楚文化中心,拥有中国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地点——巫山龙骨坡遗址、巴国王陵——涪陵小田溪墓群,巴东旧县坪遗址(宋代)、涪陵白鹤楼、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对他们的历史和价值来不及系统研究和深度挖掘、评价就被淹没,一批无价之宝丧失,实是可惜。 水患及其治理 导致长江中游洪灾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有哪些? 长江中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1.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 2.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3.中下游地区平原广布,地势低平; 4、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 人为原因: 1.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於塞; 2.围湖造田,湖泊调蓄功能减弱; 3.人口/城市/农田密集灾害造成的损失大。 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2)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水患及其治理 自然原因: 1.降水集中,多暴雨; 2.地势落差大; 3.土壤:黄土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差。 4.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开矿等造成的植被破坏等。 治理黄河水患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1)治黄的根本在于治沙,加强黄土高原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具体措施: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 (2)水利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下游加固防洪大堤等。 黄河冬春季节发生凌汛的河段有哪些?为什么?有何危害? 材料:自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再没有断流。 读材料思考:黄河断流的原因?如何应对黄河断流问题? 自然因素—降水较少,流量较小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少;人口剧增、经济发展,耗水量大增;水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水量分配不合理等。 治理措施: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适当提高水价;全流域统一分配水量,合理调度;跨流域调水等。 * *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