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明清陶瓷设计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设计史 明清陶瓷设计 我国的陶瓷工艺,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到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流行的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明代以来,景德镇已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常量最多,规模也最宏大,最盛时有官窑五十多个,民窑达九百多。所谓“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法人曾记述当时制瓷的盛况:“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陶瓷生产分工很细,技术提高,以吹釉代替蘸釉,以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陶瓷品种繁多,大如龙缸,薄如卵幕,陶瓷工艺进入又一个发展高潮。 明代的陶瓷工艺,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并有新的创造! 谢谢您的欣赏! 回首页 下一讲 《中国陶瓷史》第十二讲 清代陶瓷工艺 主讲人:陈正义 副教授 兰州大学历史学系 单线平涂,线条挺拔,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康熙时达到顶峰,所以清代的五彩又多称为“康熙五彩”。当时的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也用于釉上装饰,成为一种完全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此件五彩大缸具有康熙五彩的代表性。 五彩大缸 清朝时期,鱼缸,高25.5厘米、口径60厘米.五彩在清以前即有烧制,为一种釉上彩,又称古彩、硬彩。它是在烧成的白瓷釉上,用红、黄、蓝、绿、紫等颜色描绘,再入炉烧彩而成。其描绘方法为 清朝时期,陈设品,高17.3厘米、口径19.1厘米、底径15.8厘米 天蓝釉是一种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为康熙时所创烧。它的釉色浅而发蓝,甚似天蓝,故名。它的化学成分含钴为2%以下,釉中的铜、铁、钛等元素均起呈色剂作用,而且成色稳定。天蓝釉的器物在康熙时多为小件,以文房四宝类为多。此件菊瓣形的天蓝釉尊为康熙时精品,十分稀见。 康熙天蓝釉菊瓣尊 清朝时期,陈设品,高22.3厘米 官窑为官府直接管理的窑,故技艺达当时的最高水平。历史上以宋代官窑最具特色。清代的景德镇专为宫廷生产的资器,也泛称为官窑产品。这件瓷瓶为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景德镇烧制的仿宋官窑瓶。双耳瓶创始较早,隋朝以后各代均有烧制,种类也多,如贯耳、风耳、环耳、鱼耳等。 仿宋官窑兽耳瓶 清朝时期,陈设品,高30厘米、口径8厘米 粉彩为釉上彩,又名软彩,始于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盛于雍正年间(公元1723~l735年)。它是由五彩发展而来,其特点是改变了五彩单线平涂的绘法,有的画面施以玻璃白粉,再绘以各种彩料。这件镂空转心瓶为清代创制的一种新瓶式,是在镂空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 粉彩镂空转心瓶 清朝时期,陈设品,高31.3厘米、口径23.1厘米 此尊为景德镇仰窑烧制,是当年为国明园内海宴堂烧制的陈设瓷器。霁青色象征河清,燕子则与宴同音,含意为海宴河清,四海承平。在此尊的肩颈之间雕贴有一对展翅剪尾的燕子作为耳,腹下部凸压三重仰莲花瓣。尊内部与燕子为白釉,外壁口沿至腹下部施雾青釉,釉面以金彩绘蕉叶及缠枝莲,腹下部仰莲瓣等处施粉彩。外底有青花色楷书大清乾隆年制。此尊为多次入窑和施彩而成,工艺水平很高。它宏大端庄,色彩典雅,集雕、贴、凸压之大成。 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 清朝时期,陈设品,高30.1厘米 梅瓶的形式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因口小可插梅枝而得名。梅瓶在宋元时代甚多,元代景德镇的青花梅瓶很有特色,以后各代所造梅瓶种类增多,并且更为精致美观。松石绿釉又称葵绿釉,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创烧。这件松石绿梅瓶正是在雍正年间烧制的。 松石绿梅瓶 清朝时期,陈设品,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 人们把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的瓷器,称之为天球瓶。斗彩又名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一种装饰艺术。明宣德时景德镇始创,成化时非常发达,清雍正时有进一步发展。斗彩先以釉下青花在坯上描绘勾勒,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填涂或点涂成完整的花纹,使用的彩料主要含铁、铜和钴,成品色彩丰富、鲜明,绘画内容亦多种多样。 雍正斗彩海水江山团花天球瓶 清朝时期,高51.6厘米、口径17.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