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实高必修二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实高必修二试题

井研实验高中历史试卷(必修二) 一、单项选择题(48分) 1.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2.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材料表明,书中观点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3. 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昼夜喧哗,灯火不绝”;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这种状况能说明 ①出现坊市混杂的现象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④出现沿街而市的现象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4. 下列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5.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其之所以“短暂”的内在因素包括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②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③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④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7. 江南圣地,钟灵神秀,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人才辈出,下列三位在我国近代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 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 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 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 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D.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9.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10. 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广告词:“天津市同升和帽庄,新发明的最时髦的男女博士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 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12. 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一项是 A.欧洲一发现;美洲一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一侵犯 B.欧洲一文明相遇;美洲一发现;全球史观一侵犯 C.欧洲一侵犯;美洲一发现;全球史观一文明相遇 D.欧洲一发现;美洲一侵犯;全球史观一文明相遇 13.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认为:(19世纪末)在南美洲……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理、不充足的特征: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