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3-1 阀控液压马达;(一)基本方程;2、阀-液压马达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假设:
(1)阀与马达的连接管道对称且短而粗,忽略管道内的摩擦损失和管路动态;
(2)在管道和马达腔内不会出现饱和或空穴现象;
(3)在每个管道和马达腔内各点压力相同,温度和密度均为常数;
(4)液压马达内、外泄漏均为层流流动。
两个马达腔的连续性方程分别为;以上两式中,
q1 、q2——流入、流出马达进、回油腔的流量;
p1 、p2——液压马达进、回油腔的工作压力;
Cim 、Cem——液压马达内部、外部泄漏系数;
βe——系统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包括液体、连接管道和工作腔内的机械柔度);
V1 、V2——液压马达进、回油侧由阀到马达腔的总容积,
V1 = V0 + △V (θm)
V2 = V0 - △V (θm)
V0——每个液压马达腔的平均容积,包括阀后通道、连接管道和马达通道;
△V (θm)——液压马达有效工作容积,它随马达转角θm而变化。
马达的理论排量Dm与△V之间的关系为:;因此有;3、液压马达-负载的转矩平衡方程;式(3-1)、(3-2)和(3-3)完全描述了阀控液压马达的动态特性,它们的拉氏变换式如下:;(二)阀控液压马达的方块图;二、传递函数及传递函数的简化;马达输出转角θm对给定输入Xv和干扰输入TL的传递函数分别为;(二)传递函数的简化;马达输出转角θm对给定输入Xv和干扰输入TL的传递函数分别为;2、有弹性负载的情况(G ≠ 0)
通常,负载的粘性摩擦系数Bm是很小的,而阀和液压马达的阻尼系数Dm2/Kce(对于低频外负载转矩作用而言)是比较小的,从而KceBm/Dm21。这样,KceBm/Dm2与1相比可以忽略,从而由式(3-7)简化可得;为了将式(3-13)的特征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应用林氏劈因子法的思想,取特征方程的尾部二项式作一阶因子,于是式(3-13)可近似分解为;由以上三式可得;式(3-17)可简化为;式(3-14)可写成以下标准形式;通常,GKh,即,G/Kh1,故式可简化为;3、其它的简化情况
(1)当βe→∞ ,Bm=0,G=0时,式(3-10)可简化为;(2)当Jt=Bm=0,βe→∞时,式(3-10)可简化为;§3-2 四通阀控对称液压缸;1、伺服阀的线性化流量方程;设V01 = V02 = V0 ,则总容积为 Vt = V1+V2 = V10+V20 = 2V0
从而得;二、传递函数及其简化;(二)传递函数的简化;当活塞不在中间位置时,即V01 ≠ V02 ,若液压缸工作腔封闭,活塞有一个小位移xp,则复位力为;2、有弹性负载的情况(K/Kh1 ,且Kce(KMt)1/2/Ap21);§3-3 三通阀控制差动液压缸;1、伺服阀的线性化流量方程;假定活塞位移很小,即|Ahxp|V0,则设Vc≈V0 ,从而可得;二、传递函数及其简化;(二)传递函数的简化;如果 K/Kh1,在(Kce(KMt)1/2 /Ah 2)2 1时 ,可进一步简化为;2、没有弹性负载的情况(K=0)
式(3-36)可简化为;三通阀控制差动液压缸与四通阀控制双作用液压缸比较;§3-4 泵控液压马达;一、基本方程;1、变量泵的排量方程;3、液压马达高压腔的流量连续性方程;4、液压马达和负载的转矩平衡方程;二、泵控液压马达传递函数和方块图;式中, -——总泄漏系数, 。;式中, -——液压固有频率, ;
——阻尼比, 。;泵的摆角作为输入的传递函数;泵控液压马达与阀控液压马达的传递函数没有根本区别,因而这两种动力机构在动态特性方面没有根本区别。但相应参数的数值及变化范围都有很大的不同:
泵控液压马达的液压固有频率低。原因是其只有一个控制管道,而阀控液压马达有两个控制管道,故前者的液压弹簧刚度是后者的一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