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职官与科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职官与科举

第四讲 职官与科举 一、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大致分期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到清末 特点: 由简单到庞杂,由笼统到具体,由巫史和贵族占重要位置到臣仆占主要位置。 中央官制度的重要名词:三公、二寮、三有事、三省六部制 二、中央政府构成 西周 王(三公) 秦 皇帝 西汉 皇帝 东汉 皇帝 魏晋三省始立 三省六部图示 宋 清 二、专门性职官 武官 监官与谏官 文学侍从 学官 宫廷事务官 三、地方官员 秦:太守、县令、长 汉:三辅、牧(刺史) 魏晋:太守、刺史、司州 隋:总管、刺史、太守 唐:节度使、观察使、县令、太守、牧、尹 宋:知县、知州、知府等 元:达鲁花赤、知州、知府等 明:知县、知州等 清:总督巡府、道台、知县、知府 四、佐官与属吏 五、试官、加官与赠官 守、行、兼、领、平、加、检校等 官吏任免升迁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三是降职,即“左迁”。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8、出,指出京受任。??9、去,卸职。 ??10、黜,废免,革职免官。“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11、放,放逐。“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 六、爵勋与官级阶品 魏晋后爵位王 公 侯 伯 子 男 勋官 至唐定制--武官十二转 文勋十级 官品与官阶 九品的由来与演变 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高。?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魏国侍中尚书陈群负责制定了“九品官人之法”,这就是有名的“九品中正制”,把被选的官员按其家世、才能、道德修养,由高到低分成九个品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从此中国的官员进入了量化分类制度.? 到了唐朝,文官的品阶又有很详细的规范,品还是九个品,但品中又有阶的分别,如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从五品下.一品不分从,二品、三品只分正从,四品正从之中又分上下阶,所以由“正一品(三师、三公)”开始到最后的一级“从九品下(下县尉)”总共是九品三十等,相差悬殊.? 宋朝基本沿袭了唐朝的官制.? 明朝的地方官中,“知府”为正四品官,“知府同知”(约为副知府)为正五品官,“知州”为从五品官,“知县”为正七品官,“县丞”为正八品官,“主簿”为正九品官.? 清朝的官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大成.但对汉族人当官限制较多,很少汉族人能当到一品官,很多总督这级的官少数是从一品,更多的是正二品.但在清朝入关初时,为了稳定社会,拉拢汉人的知识份子,倒是对新中的进士授予较高品的官,甚至是一开始就授给四品官,但后来很快又恢复过来。 职官举例 杜甫: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征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