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法律法规政策详细分解.doc

  1. 1、本文档共1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用工评价人员掌握学习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政策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 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5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586号修) 9、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111号)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 、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174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 1、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 三、规章 15、集体合同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22号) 、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 、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503号)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劳部发[1995]187号)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7]271号) 、劳动部关于印发《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的通知(劳部发[1994]447号) 、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号)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岗位变更与企业发生争议等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100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四、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6]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十条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 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