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3126-2001_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教案分析.doc

SH3126-2001_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教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H 3126-2001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 1总则 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仪表及管道的伴热和隔热设计。 1.0.2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要求。 SH 3126-2001 2名词术语 2.0.1隔热(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保温与保冷的统称。 2.0.2保温(Heat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向周围环境散热,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3保冷(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措施. 2.0.4隔热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对维持介质温度稳定起主要作用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品. 2.0.5隔热结构(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由隔热层、防潮层、保护层等组成的结构综合体。 2.0.6电伴热(Electrical heat-tracing) 利用电伴热带或其他电加热设施来补充被伴热物体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介质温度在某一范围内。 2.0.7维持温度(Maintain temperature) 设计伴热系统使被伴热物体在设计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 2.0.8最大维持温度(Maximum maintain temperature) 电伴热系统能够连续保持被伴热物体的最大温度。 2.0.9终端连接(End termination connection) 相对于电源端的电伴热带的终端连接。 2.0.10温度控制器(Thermostat controller) 能检测和控制电伴热系统温度或电伴热系统所处的环境温度的一种现场仪表。它可在现场控制电伴热带的通电和断电,并可向外发出报带触点信号。 3仪表伴热、隔热方式 3.1蒸汽伴热 3.1.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采用蒸汽伴热: 1在环境温度下有冻结、冷凝、结晶、析出等现象产生的物料的测量管道、取样管道和检测仪表: 2不能满足最低环境温度要求的场合。 3.2热水伴热 3.2.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采用热水伴热: 1不宜采用蒸汽伴热的场合; 2没有蒸汽源的场合。 3.3电伴热 3.3.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采用电伴热: 1要求对伴热系统实现遥控和自动控制的场合: 2对环境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3.4隔热(保温及保冷) 3.4.2 3.4.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采用保温隔热: 1对于热流体(如蒸汽、热水或其它高温物料)的仪表检测系统; 2采用保温隔热方式可保证仪表和管道正常工作的检测系统; 3凡需伴热的场合: 4伴热用的蒸汽管道或热水管道、冷凝回水管道、电伴热带等。 3.4.2对于冷流体仪表检测系统应采用保冷隔热。 3.5伴热隔热设计中有关温度的规定 3.5.1仪表管道内介质温度:20-801C. 3.5.2在使用环境温度下,保温箱内的温度:5-201C. 3.5.3处于露天环境的伴热隔热系统,大气温度应取当地极端最低温度:安装在室内的伴热隔热系统,应以室内最低气温作为计算依据。 3.6伴热方式 3.6.1伴热方式分为重伴热和轻伴热(仅对蒸汽、热水伴热而言)。 1重伴热是指伴热管道直接接触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如图3.6.3 (a), (b)所示; 2轻伴热是指伴热管道不接触仪表及仪表测量管道或在它们之间加一隔离层,如图3. 6. 3 (c),(d)所示: 3.6.2在被测介质易冻结、冷凝、结晶的场合,仪表测量管道应采用重伴热:当重伴热可能引起被测介质汽化时,应采用轻伴热或隔热。 3.6.3根据介质的特性,按图3.6.3确定相应的伴热形式。 3.7其它 3.7.1蒸汽流量测量,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平衡容器至变送器之间的测量管道应伴热和隔热;节流装置至平衡容器之间的测量管道应隔热。 3.7.2当环境温度下仪表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设置仪表保温箱。 3.7.3仪表保温箱可采用蒸汽伴热、热水伴热或电伴热.当电伴热保温箱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时,其电伴热系统的防爆级别应符合现行《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4伴热系统的计算 4.1燕汽用众的计算 4.1.1伴热蒸汽宜采用低压过热或低压饱和蒸汽,其压力应根据环境温度,仪表及其测量管道的伴热要求选取0.3MPa (A), 0.6MPa (A)或1. 0MPa (A). 4.1 .2伴热系统总热量损失Qs为每个伴热管道的热量损失之和,其值应按下式计算: 4.1.3蒸汽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在实际运行中,应考虑下列诸多因素,取K,=2作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