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说明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⑵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2009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34.(2012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 34.(2013年安徽卷)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 (一)、应该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1)防洪准备 ①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1)震前——防震准备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2)震中——避震 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滑坡、泥石流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2011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 35.(2014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13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⑴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完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解析 黄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由图中可看出,黄土与基岩属两层;如果大量开挖山坡,就会导致下面不牢固,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答案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典例2】?(2010·福建文综)下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二 | 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示意图为背景,考查防洪标准与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和应对洪灾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措施。第(1)题,图中A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是洪涝灾害高危险区,为避免洪灾应该设定高防洪标准,珠三角是我国四大工业区之一,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洪涝灾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听电影学英文律政俏佳人台词.pdf VIP
- 2025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附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5茶艺师(技师)重点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docx VIP
- 1FC5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解析.doc VIP
- 中考必考名著--《红岩》复习资料.pdf VIP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大全】 竞赛专题15 初等数论(50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原卷版.pdf VIP
- 变频器完整电路图(清晰版).pdf VIP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考点重点知识速记总结记忆笔记.pdf
- 湖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国信通院2024年度AI4SE行业现状调查报告33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