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X射线衍射方法的应用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衍射线对的选择 当奥氏体转变成体心正方点阵的马氏体时,原属面心立方点阵的各根衍射线条将分裂成双线。 例如,原先重叠在一起的(200)+(020)+(002)线条,由于正方点阵的(200),或(020)与(002)的晶面间距并不相同,将分裂成(200)+(020)和(002)两根双线。(但是,在实际摄取的衍射花样上有时并不出现分离的马氏体双线,而是宽线条) 选择奥氏体-马氏体线对的原则是避免不同相线条的重叠或过分接近。 通常,适宜选择的奥氏体衍射线条是(200)、(220)和(311),并采用马氏体双线(002)-(200)、 (202)-(220)和(112)-(211)与之对应。 总结 一、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1、误差来源 X射线点阵常数精确测定中的关键是θ角,为获得精确的点阵常数要尽量选择高角度的θ角。 德拜法、衍射仪法误差来源与消除 2、点阵常数的计算 图解外推法 f(θ) 最小二乘法 简单计算 标准样校正法 二、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原理与判据 2、PDF卡片索引 3、定性分析方法 将所有物相的衍射谱数据收集成数据库,定性分析就是将实验数据与数据库的数据比对。 难点:1)如何在索引中找到可能的物相范围; 2)如何在混合物中逐一区分各个物相。 基本步骤 衍射数据中主要是晶面间距,衍射强度只辅助参考。 三、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原理 2、定量分析方法 外标法(单线条法) 内标法 K值法及参比强度法 直接比较法 作业 1、X射线点阵常数精确测定中的关键是什么? 2、简述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及判据。 3、如何利用K值法进行物相的定量分析? 4、一试样由ZnO、KCl、LiF三个物相组成,以Al2O3为内标物质,向待测试样中的参入量为17.96%(复合试样中所占比例),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利用K值法计算原始试样中各个物相的含量。 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有时X射线衍射分析要与其它方法配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合金钢中常常碰到的TiC、VC、ZrC、NbC及TiN都具有NaCl结构,点阵常数也比较接近,同时它们的点阵常数又因固溶其它合金元素而变化,在此情况下,单纯用X射线衍射分析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应与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相结合。 (4)X射线照射深度 金属零件的化学热处理层、氧化层、电镀层等,往往由于太薄而使其中某些相分的线条未能在衍射图样中出现。 至于被分析层究竟需要多厚才能符合要求,难以作出确切的回答,因为入射光的强度并非在某一厚度下突然变为零,而是随着离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不过可以作出一个大概的估计,例如,当某深度内所贡献的衍射强度是总衍射强度的95%时,此深度为X射线的有效穿透深度。 第三节 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 一、概述 二、定量分析基本原理 三、定量分析方法 一、概述 1936年,矿粉中石英含量的X射线定量分析; 1945年,弗里德曼发明衍射仪后,48年亚力山大提出内标法,科恩等提出直接比较法进行物相定量分析; 1974年,F.H.Chung K值法,绝热法,无标样法等。 物相定量分析依据:各相的衍射线的强度随该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各物相对X射线的吸收不同,使强度并不正比于含量,需加以修正。 德拜法中由于吸收因子与2θ角有关,衍射仪法的吸收因子与2θ角无关,所以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常常是用衍射仪法进行。 二、定量分析基本原理 采用衍射仪测量时,单相多晶体衍射强度: 对该式稍加修改,则可用于多相试样。 假如样品是由n个物相组成的混合物,其线吸收系数为μ,因为各相的μl均不相同,故当某一相的含量改变时,混合物的μ亦将改变。若j相的体积百分数为Cj,试样被照射的体积V为单位体积,则j相被照射的体积为Vj= CjV。 混合物中第j相的衍射强度公式: 混合物的质量吸收系数与线吸收系数为: 设混合物由α、β两相组成,质量百分比为Wα、Wβ 混合物体积为V,质量为ρV,则α相的质量为mα=ρVWα α相的体积为: 则α相的体积百分数: 定量分析基本公式,它将第j相某条衍射线的强度跟该相的质量分数及混合物的质量吸收系数联系起来了。该式通过强度的测定可求第j相的质量分数,但必须计算Kj,知道各相μm、ρ,十分繁琐。 三、定量分析方法 1、外标法(单线条法) 2、内标法 3、K值法及参比强度法 4、直接比较法 1、外标法(单线条法) 原理:用单线条法获得待测相含量,是把多相混合物中待测相的某根衍射线强度与该相纯物质的相同指数衍射线强度相比较而进行的。 设混合物由α、β两相组成,α相的强度为: 根据 纯α相(Cj=1)相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