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大气:监测和监测大气中污染物及其含量。分子状和粒子状。 水质:对象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各种各样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土壤污染:一方面是工业废弃物,主要是废水、废渣浸出液污染;另一方面是化肥和农药污染。 生物污染监测:对生物体内环境污染物的监测 生态监测:通过监测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的变化,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和人为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物理污染监测:噪声、振动、电磁、热、放射性等环境污染监测。 监视性: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对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从而为污染控制效果的评价、环境标准的实施和环境改善情况的判断提供依据。 特定目的监测:应急监测或特例监测。为完成某项特殊任务而进行的应急性的监测。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工程性监测:为工程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和预防措施选择提供依据。 * 化学分析法:包括容量法(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和重量法 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电导法、库伦滴定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 * 生物: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及其随时间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来显示环境污染状况。例 根据指示植物叶片上出现的伤害判断大气污染,利用水生生物受到的污染物毒害测试水质污染状况。 * 见课本P9 * P10 * 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监测方法标准等。 * 分析空白试样,确定空白值,检查本实验室该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与标准分析方法给定的最低检出限之间的差异 制作标准曲线,进行斜率检验、截距检验、相关系数检验 仪器设备定期标定,消除仪器的系统误差 平行样分析,以检查方法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编制分析质量控制图,对分析过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严格监控。 * 系统误差:测量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主要来源于分析方法的缺陷、仪器的恒定误差、标准物的浓度不准、操作技术不正确、干扰物干扰、恒定的操作人员和恒定的操作环境。 随机误差:原因在于环境气温、气压的波动、电源电压的波动、仪器噪声和人员判断力的波动 * 小括号内数字代表绝对误差 * * 置信水平(置信概率):如置信水平95%,表示测定结果落在这个之间有95%的可能性,测定结果落在这个范围之外的有5%的可能性。这个5%,也叫显著性水平α。环境监测中,显著性水平通常取0.05、0.01等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真值:在某一时刻和某一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的客观值或实际值。 理论真值:也称绝对真值,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约定真值:由国际单位制所定义的真值。 相对真值:当高一级标准器的指示值即为下一等级的真值。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表现的不一致。 系统误差: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反映了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随机误差:分析中各种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反映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不可测,但服从正态分布。 过失误差:由测定过程中粗心犯下所造成的误差。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偏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重复测定时所得结果互相接近的程度,即表示测定的精密度。 物质真实值未知,无法进行误差计算。用测定的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该平均值与任一数值的差值即为偏差。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平均值: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平均偏差=绝对偏差绝对值之和/平行测定次数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平均值)×100% 绝对偏差平方和 = 样本方差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样本标准偏差 总体方差 总体标准偏差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极差:一组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R= xmax- xmin 系统误差的累积性:分析结果所产生的最大可能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的绝对误差之和(加减计算时)。 例:10.54(0.04)+18.26(0.02)-8.35(0.03) 最大可能误差=0.04+0.02+0.03=0.09 最终测量结果=20.45±0.09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系统误差的累积性:分析结果所产生的最大可能误差是各测量步骤的相对误差之和(乘除计算时)。 例: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 环境监测 参考书目:《环境监测》 崔树军 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 环境标准 第四节 常用标准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监测:监视、监控、测定 概念: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进行测定。以取得反映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的各种数据。 第一节 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语法大全-英语语法大全.pdf VIP
- 合信MagicWorks HMI用户手册V3.00.pdf
- 《股骨远端骨折教学》.ppt VIP
- 天然气制氢简介演示.ppt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10分式方程应用的三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ppt素材大全.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0分式方程实际应用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铁路轨道参数动态检测装置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因式分解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原卷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