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生物 【探究题】 图一表示小明同学探究水分散失主要途径的实验设计,他将四个生长状况相同、叶片数量相同的枝条分别浸泡在四个相同的试管中,编号为A、B、C、D,并在试管液面上滴加了植物油。之后,他按如图所示方法分别对四个枝条做了处理。最后,称量四支试管的重量,并将它们都调整到80克。一段时间后,小明再次称量四支试管的总重量,结果如图二所示,请根据上述实验思考回答: (1)实验中,在水面上加植物油的目的是什么? (2)凡士林在本实验中的用途是什么? (3)据你推测,图二中的线段I可能表示哪一个试管的情况?为什么?线段Ⅱ和线段Ⅲ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试管的情况,请说出你的推理过程。 生物 【问答题】 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转换成表右侧的直方图。 ???? 请你分析:? 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2.哪个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3.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各个时期每天的需水量。计算出各个时期每天的需水量。 生物 【读图填空题】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 A.叶片不作处理;? 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 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下: (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_;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 (3)如果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目作出合理的推断,请将C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___________。 生物 【读图填空题】 下图分别是菜豆的花、种子、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由菜豆花形成果实时,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和____。经过上述过程,菜豆花的[???? ]____发育成菜豆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菜豆种子的[???? ]____。 (2)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菜豆种子的[???? ]____发育成茎和叶,为种子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____。 (3)某校初一三班小丽同学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用钢笔在菜豆幼苗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线(如下图所示),班内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与小丽的大致相同。据此分析回答: ①.通过对根尖三天生长情况的比较发现:根的生长与[???? ]____和[???? ]__________有关,其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____。 ②.在实验时,如果小丽和其他同学三天测得的A、B、C、D长度数据各不相同,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对这些数据进行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 ③.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小丽发现幼根根尖的[???? ]__________生有大量的白色“绒毛”,这些“绒毛”是__________,大量“绒毛”对根的意义是__________。 生物 【探究题】 在探究“植物体水分散失”时,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B、C三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入一段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B去掉所有叶片,C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mL处,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1)在六天当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都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_______天。 (2)探究天竺葵通过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对照组是_______。 (3)量筒C第六天通过茎散失的水分是____mL,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_______mL。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B、C三个量筒六天测量数据的_______,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生物 【问答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你认为这两句诗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请说明理由。 生物 【读图填空题】 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右边曲线图表示:? (1)曲线Ⅰ代表__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曲线Ⅱ代表_____________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曲线Ⅲ代表___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