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台北榮民總醫院 胸腔部 蕭光明 壹、前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診斷名詞,在三十年前相當罕見,臨床上廣泛使用這個名詞,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因此要利用早期資料進行回溯性的COPD流行病學研究時,會發現資料取得相當困難,也未必可信。除此之外,COPD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進行研究時,也必須界定清楚,才不致混淆。通常臨床上使用COPD的診斷名詞,多半是指狹義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兩項疾病。可是,廣義的COPD,還包含了『支氣管性哮喘』等疾病。近年來,WHO和美國NHLB共同發起的全球COPD先覺計畫〔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program〕,把COPD定義為『a slowly progressive airway disease that produces a decline in lung function that is not fully reversible』,在診斷標準中已經明確認定須有符合FEV1/FVC70% 的條件,才認定為stage 1以上的COPD【1,2】。本文中我們所討論的COPD,基本上還是依據傳統的狹義定義,以『慢性支氣管炎491』、和『肺氣腫492』和『他處未歸類的慢性氣道阻塞496』為COPD的主要內容,並不包含支氣管性哮喘。 另外一個常使用的診斷名詞---『慢性氣道阻塞(chronic airway obstruction, CAO) 』,原指肺功能檢查顯示有阻塞性通氣障礙時用之,為討論方便起見,本文將ICD490-496的整族疾病,全部以CAO相關疾病代表之,以免和COPD相混淆【1】。 貳、流行病學 回顧我國CAO相關疾病的衛生統計,在1952-1970年間,是使用比較簡單的1948年和1955年版B分類,當時的相關診斷碼,B32,是泛指一般性的支氣管炎,和現在的慢性氣道阻塞疾病並不太相同。1971-1980年間使用的B33和A93 (ICD1965年版),則涵蓋支氣管炎、肺氣腫與哮喘,但是COPD的診斷名稱,那時候臨床上並未普遍使用,衛生統計當然也沒有這個名詞。1981年開始使用的A323碼(ICD 1975年版),沿續B33和A93的定義,繼續使用到現在。因此,在B分類和A分類中,COPD診斷名稱的的歸類,並無適當的診斷碼可用。1973年以後,我們也開始使用了細分類,雖然比較明確,但初期(1973-1980 間,ICD1965年版)也只包含了未明確的支氣管炎(ICD-490)、慢性支氣管炎(ICD-491)、肺氣腫(ICD-492)和支氣管性哮喘(ICD-493)而已,與A323的定義相當,也還沒有COPD的診斷碼。到了1981年(ICD 1975年版)以後,才增加了支氣管擴張症(ICD-494)、外因性過敏性肺泡炎(ICD-495)和他處未歸類的慢性氣道阻塞(ICD-496)等三項疾病【3-5】。 這一群從490到496診斷碼的疾病群,由於經常呈現氣道阻塞現象,也可以統稱之為『慢性氣道阻塞』(chronic airway obstruction, CAO)的相關疾病。至於我們臨床上常使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雖然它就是慢性支氣管炎(491)、肺氣腫(492)或加上兩者混合型(mixed pattern)的集合,但是就實際作業而言,死亡診斷書若只記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明確敘明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時,歸類時就無法歸入491或492碼,只好納入496碼,496碼似乎就變成我們臨床診斷COPD 的唯一去處。1981年以後,由於臨床醫師逐漸習慣使用COPD的診斷名稱,496碼的人數增加極快,反而變成這族疾病的主要診斷碼【3-6】。 因此在我國研究『慢性氣道阻塞CAO相關疾病』的流行病學時,1981年以前,COPD診斷碼是空白的,那時如果診斷為COPD,在歸類上會遭遇到困難。而早年的支氣管炎B32、B33,涵蓋著許多幼童和一般性的支氣管炎,如果把它當作CAO或COPD來看待,也不是頂正確的。至於A323,雖然包含了490-493的四項診斷碼,卻不含有494-496,大部份的COPD病人並未計入,也不是完整的CAO疾病統計。我國歷年的十大死因分析,其中『慢性氣道阻塞疾病』的部份,採用A323(即490-493)的資料,大約只估算了這族疾病的一半,因此十大死因中,『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症』的死亡率年年下降,並且退出十大死因之外,其實並不正確。主要的原因是臨床醫師已經大量使用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