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位资深成本总谈“营改增”影响与应对
精选评论
关注该公众号可参与评论
HYPERLINK /s?__biz=MjM5MTU0MDQyNA==mid=204514694idx=5sn=94c123ba653317ca23b61b652d1afae0scene=5 \l comment 写评论
加载中
以上评论由公众帐号筛选后显示
30位资深成本总谈“营改增”影响与应对
HYPERLINK javascript:; 提交
我的评论
已评论
30位资深成本总谈“营改增”影响与应对
2015-04-05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博志成 博志成
博志成
微信号 bonzercn
功能介绍 专注房地产行业,集培训与咨询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集团
博志成
博志成是业界最优秀的房地产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商!我们将持续为您推送优质的文章,欢迎推荐给您的朋友关注!
博志成董事长 黄博文微信号:Hhy990319
博志成地产微库:dichanwk
博志成:为保证大家对房地产开发、买房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本平台隆重推出《一次性把买房的事情说清楚(一位副总裁的落寞回忆)》,共6个章节6万多字,关注本平台并回复数字601、602、603、604、605、606即可阅读。
多位人士表示,房地产业实行“营改增”后会产生多大冲击,目前开发商自己也没底。某种程度来看,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抵扣事宜,或者很好转嫁成本,开发商的成本将会上升,盈利空间有可能被挤压。
存货在房地产企业资产中占比很高,“营改增”之后,如果企业的初期存货和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将导致房地产企业在实际销售存货时所产生的销项税额,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企业税负必然增加。
影响税负增减的重要因素是存量资产和土地成本能否计算进项税额纳入税款抵扣链条。北京大学财经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建筑业“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轻重主要取决于进项抵扣环节。
一、需要明确的土增税/增值税概念与“营改增”行业阻力
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取得增值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增值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有群友认为,增值税和土增税并不冲突,土增税涉及销售或转让业务,营业税涉及所有收入。
“营改增”涉及行业的阻力,建筑业来自于:占总成本约20%的人工成本无法取得进项税票;砂、土、石料、商品混凝土等只能取得3%的进项税票;总分包之前抵扣税金的具体配套政策尚不明朗。
房地产业来自于:土体出让金、拆迁补偿费、市政配套费不能取得进项税票;选择集中回笼资金维持高周转,还是选择进销税金匹配牺牲资金成本。
二、“营改增”带给地产成本管理的6大挑战
“营改增”对地产成本管理的影响,可直接或间接体现在房地产业与建筑业,这与地产成本管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大行业,因“营改增”做的相应改变,对地产成本管理都是很大的挑战。
1.占比较大的费项不予抵扣,致成本增加
按税务总局的意思,土地出让金、市政配套费与拆迁补偿费不予许抵扣,这三大费项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成本占比很大,如果这部分不准抵扣,根据11%的税率,确实成本不低,一方面会增加建造成本,另一方面,地价款政府不开增值税发票,土地没有进项票抵扣不了,转嫁给开发商,这税负将非常高。
2.实施“营改增”带来税款抵扣难题
房地产建筑业“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轻重主要取决于进项抵扣环节
著名税务筹划专家朱鹏祖认为,建筑业、房地产业迟迟未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主要问题在于抵扣项目。建筑业的抵扣项目分散,税收管理成本高,导致税收管理成本较大。而房地产业主要问题在于其抵扣项目的确定性及项目周期长,更重要的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类似,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利息成本能否抵扣成为税款抵扣的难题之一。
3.影响房企内部融资
企业向自己内部融资的成本不好计算,内部融资要去代开发票,相当自己向自己借钱还要向国家交税。所以内部融资不划算,但是不开票,融资费用不能入成本。除非你是暂时的借用资金来流转,但是本身这也是税局不认同的。
而且,代开发票要增加一笔很多的税,这种代开发票的情况也值得注意。有群友提到,有些企业有基金公司,可以处理这块,但实际上,基金公司也要交税。
4.“营改增”政策过渡期间的问题
有群友提出,已经完工的工程但是还没结算完,等结算完了让施工单位怎么开发票?而政策前买入政策后卖出,如果一刀切企业肯定会吃大亏。施工单位的税会相应大增,而这些成本很大程度上会转嫁给房企。
5.建筑业进项抵扣、纳税地点、纳税时间等问题
首先是进项抵扣不足问题。而且,进项税的发票,如果不只一种商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