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Iron)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也是研究最多的微量元素之一。
对细胞有潜在的毒性---防止铁过量。
人体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普遍存在,是世界性的主要的营养问题之一。
铁的存在形式:
一、铁的生理功能
1. 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作用:
铁作为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一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2. 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缺铁可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甚至影响DNA的合成及幼红细胞的的增殖。
3. 参与其它重要功能:
(1)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2)促进胡罗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中的解毒功能。
(3)铁缺乏,脂质过氧化损伤加重。
二、铁的吸收与代谢
1. 吸收:
吸收部位:小肠上部
吸收率: 植物性食品: 1%~7%
动物性食品: 7%~22%
混合食物: 10%
2、吸收过程:①
②
③
④
3. 食物铁的利用率及影响因素
血红素铁(haem iron):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原卟啉结合的铁,即血红素中所含的铁,为血红素铁。
来源:肉、鱼、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 的铁
特点:不受膳食中任何成分的影响,可直接吸收入体内,吸收率较高:7%~22%
⑵ 非血红素铁(non-haem iron): 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的铁。
来源:植物性食品
特点:易受膳食中其它成分的影响,导致吸收率较低: 1%~7%
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吸收,都受体内铁贮存量影响
当铁贮存量多时,吸收率降低;
贮存量减少时,需要量增加,吸收率增加。
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
①植物性食品中的大量的植酸、草酸、磷酸、碳酸,与铁结合成多聚体,难以吸收。
②茶叶中的鞣酸、咖啡中的生物碱,影响铁的吸收。
③蛋黄:含有卵黄高磷蛋白,抑制铁的吸收,吸收率3%.(但蛋黄含铁丰富,仍可作为婴儿的辅助食品)
④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可结合阳离子如铁、钙等,干扰铁的吸收。
⑤多酚类化合物
⑥胃酸少或服用抗酸药,胃内pH ,铁吸收下降。
⑦无机锌与无机铁之间有较强的竞争作用,比例相差过大时,互有干扰吸收
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
① 肉因子:存在于肉、鱼、禽的组织中。
② 维生素C:还原剂,促进Fe3+ ———— Fe2+
③ 糖:乳糖、蔗糖、葡萄糖、果糖
④ 动物组织蛋白及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蛋氨酸
⑤ 矿物质:
⑥ 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2、维生素B2 、叶酸
⑦ 其它:柠檬酸、乳酸、丙酮酸、琥珀酸
三、铁缺乏症
(一)原因: 1.铁摄入不足:
2.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
3.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
4.某些疾病: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或过多服用抗酸药时,影响铁离子释放;慢性腹泻、胃大部切除以及钩虫感染等。
(二)高发人群
(三)缺铁与缺铁性贫血三阶段
四、过量危害与毒性
①过量的铁在失控条件下,引起细胞成分(如脂肪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的明显损伤。
②肝脏是铁储存的主要部位,铁过量也常累及肝脏,成为铁过多诱导的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肝纤维化、肝细胞瘤。
③铁过量与心脏疾病间关系的探讨,已见诸多报道。许多作者认为,铁通过催化自由基的生成、促进脂蛋白的脂质和蛋白质部分的过氧化反应、形成氧化LDL等作用,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五、铁的营养学评价
1.全血血红蛋白:
2.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4. 血清铁(serum iron. SI):
5. 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是铁缺乏中较灵敏的指标,代表体内贮存铁的水平。缺铁时,血清铁蛋白降低。
6. 运铁蛋白(transferritin, Tf):是铁在体内运输的主要载体,将铁运送到骨髓形成血红蛋白。
7.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8. 运铁蛋白饱和度( transferritin saturation,TS )
六、适宜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成年男子为15mg/d
成年女子为20mg/d
孕妇早期15mg/d,孕妇中期25mg/d,孕妇晚期35mg/d
乳母为25mg/d
UL可耐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会计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三章).doc VIP
- ABAQUS六面体网格划分的分块技巧(从SolidWorks导入多实体分块).pdf VIP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VIP
- 输电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全套(变电土建、变电电气、线路、电缆).docx VIP
- Unit1-Unit3单词默写表(中翻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df VIP
- SYT6064-2017 油气管道线路标识设置技术规范.pdf VIP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ppt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淞沪会战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